淘宝|“芯片之母”!冲破美国封锁,84岁仍奋斗一线,这才是中国脊梁!

淘宝|“芯片之母”!冲破美国封锁,84岁仍奋斗一线,这才是中国脊梁!

文章图片

【淘宝|“芯片之母”!冲破美国封锁,84岁仍奋斗一线,这才是中国脊梁!】淘宝|“芯片之母”!冲破美国封锁,84岁仍奋斗一线,这才是中国脊梁!

文章图片

淘宝|“芯片之母”!冲破美国封锁,84岁仍奋斗一线,这才是中国脊梁!

文章图片

淘宝|“芯片之母”!冲破美国封锁,84岁仍奋斗一线,这才是中国脊梁!

文章图片

淘宝|“芯片之母”!冲破美国封锁,84岁仍奋斗一线,这才是中国脊梁!

文章图片


作者:net百晓生
来源:TOP互联网
现代国家 , 没有芯片寸步难行 。 小到手机、家电、红绿灯 , 大到高铁、卫星 , 甚至是重武器 , 没有一个能离开芯片 。 所以从某个角度讲 , 芯片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 在中国 , 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 , 我们绝大部分芯片都实现了自主生产 , 很多领域甚至还能出口 。 今天 , 我们要介绍一个人 , 她从22岁进入微电子领域 , 现如今84岁仍然奋斗在芯片的最前线 。 可以说 , 她见证了中国整个芯片发展史 , 她就是“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 。 1.黄令仪出生于1936年 , 在抗日战争中长大 , 随新中国一起成长 。 1956年 , 毛主席、周总理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 , 颁发四项紧急措施 , 其中之一就是加速半导体学科发展 。 在这种情况下 , 清华大学当年开办半导体专业 。 当时 , 清华半导体班广招贤能 , 黄令仪在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理工大学)的理科成绩名列前茅 , 于是她被派到了清华进修 , 主攻半导体器件 。 就这样 , 黄令仪与微电子结上了终身之缘 。

1960年 , 她毕业后回到母校 , 创建半导体专业 。 她教课的同时还带领一批教工和学生建立实验室 , 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 。 因为表现出色 , 1962年黄令仪加入中科院计算所 , 一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 1965年8月 , 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宣布成立计算所二部 , 这就是代号“156”的中国第一个芯片团队 , 专攻微型计算机 。 黄令仪负责研制半导体三极管 , 在随后的一年里她日夜奋战 , 终于攻克难题完成了任务 。 1966年8月 , 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空间计算机研制成功 。 当年国庆 , “156”团队向国家报喜 , 得到周总理表扬 。 2.1973年 , 中科院启动013大型通用计算机研制 , 加强对半导体通导存储器 , 也就是芯片的研究 。 当时 , 国外封锁厉害 , 很难找到资料 , 黄令仪和团队靠顽强的意志 , 一点一点地摸索 , 终于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 , 并拿下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 这个成果 , 在当时非常接近世界先进水准了 。
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 , 中国很有可能会在后来追上欧美国家 , 跻身世界尖端芯片之列 。 只可惜 , 时不我待 。 1984年 , 中科院召开会议 , 讨论要不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 。 黄令仪斩钉截铁的回答:计算所若不进行芯片研究 , 今后做计算机设计的人只知道用芯片 , 里面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 怎么能设计一台好的计算机?然而没过多久 , 中科院就以经费紧张 , 关闭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 。 表面上关闭项目是因为经费问题 , 实际上这是当时贸工技与技工贸两条路线之争 。 一步走错 , 步步走错 。 黄令仪走出院门失声痛哭 , 十几年呕心沥血的研究化为乌有 。 在安顿好最后一名同事后 , 她选择了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