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张捷猛料: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窟窿

IBM|张捷猛料: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窟窿

文章图片

IBM|张捷猛料: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窟窿

文章图片

IBM|张捷猛料: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窟窿



张捷在评论联想的第十六期视频中提到 , 09年中科院卖给泛海的29%联想控股股权的交易中 , 股权评估价格明显低于合并范围内企业的股权市值 , 是由于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形成了巨大的商誉 , 实际变成了报表中的一个大窟窿 , 在股权评估报告中将这块商誉进行大幅减值 , 也就是说合并报表内联想集团的净资产所剩无几 , 甚至是负资产 。 我在一文中也提到 , 虽然按当时联想集团的账面净资产和市净率 , 评估溢价已经超过了联控归母净资产总额 , 但是也很有可能存在其他影响评估结论的因素 , 比如合并范围内其他子公司都是负资产 。 但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的是 , 原来最大的窟窿反而是联想集团 。



基于张捷教授的分析成立 , 可以认为当时股权评估报告的结论合理 , 这一点我十分认同 , 但是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 就是与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2009年之后财报中体现的商誉金额是矛盾的 。 既然在2009年卖股权时确认收购IBM那些破铜烂铁形成的商誉大幅计提减值 , 而在每年披露的审计报告中这块商誉依然光明正大的存在 , 岂不是说明十几年来都在做假账?




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交易总额约17.5亿美元 , 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联想股票 , 还有IBM的5亿美元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 , 对比2005和2006财报可推测这笔收购大约形成了13.14亿美元商誉 。 而这次科创板招股书中2021财报显示IBM的商誉金额是84.84亿元人民币 , 根据2021.3.31汇率6.5左右 , 折合13.02亿美元 。 也就是说2005年至今16年过去了 , 这块商誉几乎没减值也没摊销 。




由此可见 , 假设2009年的股权评估报告结论是合理的 , 不存在贱卖国资 , 那就说明2009年之后联想财报中商誉的减值测试报告存在很大问题 , 直白点讲就是做假账 。 另一种情况是假设2009年以后联想财报的商誉金额没问题 , 那就是2009年的股权评估报告有问题 , 卖给泛海的29%联控股权存在贱卖嫌疑 。 顺便提一下 , 审计报告和商誉减值测试都出自最近风头正盛的普华永道 。




既然股权转让早就既成事实 , 联控这次发表内部声明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 , 也就是确认了股权评估报告的结论 , 说明IBM的商誉应当大幅计提减值 。 但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并未减值哪怕10% , 而且 , 2006年至今联想集团盈利61亿美元 , 分红41亿美元 , 约130亿人民币 。 而2021财报中并购IBM、MOTO、NEC等形成318亿元商誉却依然纹丝不动躺在账上 , 无形资产合计达到了552亿元 , 假设这块无形资产仅减值50% , 联想集团的237亿元净资产都不够对冲 , 净资产直接变成负数 。


【IBM|张捷猛料: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窟窿】
我是最早几个提出联想集团存在资不抵债可能的 , 在之前一文中有过分析 。 那么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依然大笔分红 , 天价薪酬 , 已经不是吃相难看的问题 , 而是虚增企业资产 , 掏空上市公司 , 涉嫌证券欺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