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中国裁军大使就这一重要军控领域首提“中国倡议”,为什么?

撰文 | 李岩
12月13日,中国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李松在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六次审议大会上提交了《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
资料显示,这是中国首次就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问题提出倡议。
军事|中国裁军大使就这一重要军控领域首提“中国倡议”,为什么?
文章插图
倡导“智能向善”会上李松强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是多边军控前沿领域,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课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在战略安全、治理规则、道德伦理等方面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和潜在风险。
【 军事|中国裁军大使就这一重要军控领域首提“中国倡议”,为什么?】央视网披露,中国提出的工作文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主张:

  • 一是在战略安全和军事政策上,各国特别是大国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方面须采取慎重负责态度,不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不能将人工智能军事应用作为发动战争和谋求霸权的工具。
  •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智能向善”,强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应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其他适用的国际法;加强自我约束,确保人工智能武器系统永远处于人类控制之下。
  • 三是各国应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的原则,致力于共同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建立普遍参与的国际机制,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 四是充分考虑人工智能技术的军民两用性质,在国际合作中兼顾发展与安全,避免采取以意识形态划线、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做法,消除人为科技壁垒,确保各国充分享有技术发展与和平利用的正当权利。
李松强调,这是中国首次就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问题提出倡议,也是《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框架下首份关于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问题的立场文件。文件聚焦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涉及的研发、部署、使用等重要环节,并就如何在军事领域负责任地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出解决思路。
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中国缘何要在这一前沿军控领域提出自己的倡议,李松介绍中提到的风险又有哪些?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向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介绍称,趋势显示,人工智能在武器装备的研发和未来的战场上将会大规模使用。世界上有实力的大国都在该领域进行研发和探索,现在已经普及的各类无人机、地面无人车辆等其实都可以算作相关尝试。美国正在规划的无人战场概念同样也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重要体现。
军事|中国裁军大使就这一重要军控领域首提“中国倡议”,为什么?
文章插图
宋忠平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在民用工业、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为人类带来便捷的好事情。然而应用在军事领域则未必,这就需要各国共同进行规范,划定界限。他举例称,在人工智能武器或者说根据人工智能系统来识别目标的武器,它们的“眼里”只有敌我之分,对面的敌人不是一个生动的活人而是一行代码、一个目标。不加规范的话,或许会发生人道主义悲剧。“比如对方军人投降或丧失了行动能力,但在人工智能‘眼里’,或许他仍然要被消灭掉。因为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和道德判断。”
宋忠平还分析表示,如果参战的双方中,一方使用的是人工智能主导的无人化装备,而另一方仍然是传统作战力量参战,就会导致伤亡主要集中在相对落后的一方。这无疑会改变目前的战略格局,打破军备平衡,甚至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前述会议上,李松介绍称,中方认为,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多元挑战的背景下,各国应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通过对话与合作,就如何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寻求共识,构建有效治理机制,避免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害甚至灾难。及时加强这方面的国际规范,预防和管控可能引发的风险,有利于增进国家间互信、维护全球战略稳定、防止军备竞赛、缓解人道主义关切,也有助于打造包容性和建设性的全球安全伙伴关系,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