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追忆7080后记忆中消失的通讯设备,你还记得几个?( 二 )


那时候插上一张IC卡 , 就能拨打电话 , 是一件很时髦的事 , 30-50-100元不等的IC卡成为很多外出打工者的必备 , IC卡也在那一时间也非常畅销 。
笔者记得自己当年外出上学时还没有手机 , 因为是寄宿 , 每个周末放学全仰仗这台公共电话联系父母 , 进入2000年以后 , 公共电话亭也随着手机的普及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 , 公共电话亭完全成为了道路障碍 , 不少地方已经完全拆除路边的公共电话亭 , 令人唏嘘 。
家用固定电话常说的家用固定电话一般有两种:转盘式和按键式 , 转盘式电话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前 , 在民国和解放战争的影视剧中比较常见 , 现代化的固定电话基本都是按键式 , 早期这种固定电话的安装都需要拉一条电话线接到机子上 , 所以它只能摆放在家中 , 接打电话也只能在电话机旁边 , 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
记得小时候 , 打电话的费用还比较贵 , 父母为了防止我们小孩子玩弄电话机 , 还特意给电话套了一个铁盒 , 加了一把锁保护 , 平时只能接听电话 , 拨打电话需要拿钥匙打开铁盒才能拨号 , 可见当时的电话还是比较珍贵的 , 小时候我家的固定电话是多台座机共用一条线 , 所以时常能躲在自己房间里偷听家里人通话 , 那时候光是接听电话都是一件有滋有味的事 。

除了移动不方便 , 来电也不知道对方是谁 , 拨打电话麻烦等缺点 , 使用功能单一的弊端也让座机失去了市场 , 只能成为大多数办公室的摆设 。
在智能手机还未出现前 , 这些70、80后们常见的通讯工具大多比较昂贵 , 普通家庭甚至还难以消费得起 , 这也让它们有些成为身份的象征 , 有些成为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 , 有些甚至直到消失也没能亲眼见到一次 , 只能通过电视机才能一睹风采 。
随着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 , 我们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 , QQ、微信、抖音等新时代的通讯社交成为当下的主流 , 人们不再为了通讯工具而烦恼 , 但也往往少了过去那份通讯的朴实和纯真 , 通讯设备虽然越来越发达了 , 却再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仪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