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T-EDGE|新挑战,新思维,企业全球化迈入深水区 | 李晓川( 三 )


打好“本地化”组合拳钛媒体T-EDGE|新挑战,新思维,企业全球化迈入深水区 | 李晓川
文章插图
在场嘉宾反复提到了本地化,这也是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新挑战,刘湘明认为,全球化和本地化是一体两面,如何打好“本地化运营”的组合拳?他请在场嘉宾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长期从事跨境贸易,李晓川观察到今天全球化中比较大的困难有两个:第一是文化,不仅影响对市场的领悟,还涉及到员工管理;第二是法律法规,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有可能会犯致命错误。他认为,这两方面是做全球化最大的障碍,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基本问题就已经搞定一半了。其他技术、算法和市场解决方案、专业人才,这些中国在海外都有优势,也很容易弥补。
英诺森的发展也同样是本地化的过程。胡益分享,几个区域市场有不同特点,在中国英诺森主要客户是石油、电力能源巨头,为他们量身订作一些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专业化供应链的系统。到了非洲,发现这里产业跟中国差不多,慢慢的非洲石油公司和电力公司也变成了客户。但到了北美,经营上开始碰到一些问题,英诺森发现这里的大型公司,一方面本身没有像中国大型公司活力那么足,另外相对来说选择条件比较严格,所以小公司比较难和他们合作。后来经过一段时间运作之后,通过在当地发展团队以及扩展市场影响力,也跟很多合作伙伴进行讨论和研究,逐渐发现在欧美中小企业是比较发达的。疫情期间,英诺森调整了市场策略,还做了投资并购,逐步开始在加拿大、美国主攻当地中小型企业市场,一下子打开了很大局面。
这些不同的区域,数字化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
胡益说,中国的数字化是作为国家战略在推动,有较为明确的顶层设计,从大型国有企业或者行业龙头开始发起,逐步普及到各类规模的企业。这种做法也比较合我们国家的体制机制。欧美市场,数字化更多是企业行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数字化是必不可少的。北美的企业普遍有强烈的需求通过数字化改善效率,增强竞争力或者扩展业务范围。尤其是中小企业,需求更强烈。再看非洲、中东等不太发达的地区,数字化对他们来说更像历史机遇,大力投资建设,以此为抓手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体来说,数字化转型,从市场侧来说需求差异比较大,但从供给侧来看,其支撑技术大同小异。
“今天企业全球化已经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在具体实操中有两点可以结合:第一,借助遍布全球的华人网络,在陌生的区域和市场,有熟人带个路,是很好的一个开始;第二,充分利用中国的技术资源,在企业数字化的应用软件领域,我们有大量的优秀的工程师,他们具有中国经济和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经验,以及强烈的创新精神。”胡益总结说,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既有全球化的视野,又有丰富的技术资源,这样就能够做成事情。等市场做大,会有更进一步的布局,比如英诺森在北美一开始做一些产品输出,后来慢慢投资建研发团队,从一两个人到现在几十人,未来有可能扩大到几百人,跟中国形成产品互补,市场需求也解决了。
“今天我们全球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得益于中国这些年来大力发展各种业务、技术、教育,我们借助这么多资源才能走出去。”胡益说。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下中美关系无疑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王孝松认为,“如果看到合则共利、斗则共伤,美国的姿态应该转变。”在他看来,美国很多领域也是依靠中国的合作,解决卡脖子技术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但如果失去中国伙伴,从任何方面来说对美国都是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