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商业招商存在6个问题和对策

市县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的增加和项目的启动 。但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招商引资存在融资难、与大企业对接难、产业落地难、优惠政策落实难等诸多问题 。从近年来一些市县招商引资的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投资预期过高,与投资结果不佳,形成落差 。
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就是政治成果,也就是财政收入”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全员招商”等一些保障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似乎有些人操之过急,出现了一些偏差 。
第一,目标不现实 。
不能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当地的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发展方向缺乏科学判断,在投资目标的确定上盲目求多、求大、求多 。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他们急于寻求资本,期望在总量和增长率上实现突破 。最终,他们只会是一厢情愿,欲速则不达 。
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谋求新的更快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地方,原有的招商引资基数相对较高,短期内特别难有大的增长 。
第二,盲目跟风 。
没有研究在当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没有论证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对当地产业调整升级的影响程度,没有权衡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利弊,人会随大流,月随我行,雷声大雨点小,有的还会浪费投资成本 。
三是地方政府安排太多 。
地方政府主办的招商活动喜忧参半,不少企业因应对而参加大会;一些地方政府也过分干预企业的招商活动,对企业的自主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引导服务和企业主体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2.招商引资中未能处理好同质化与差异化的关系 。
市场竞争取决于特性和独特性,吸引投资也是如此 。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传统相同的市县,在吸引投资方面产生了最好的资源和市场,但由于其区域经济同质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一般不大,即使有意合作,也只会花几个甚至一个 。
在招商引资的现实中,有的地方要么不注重从同质化中寻求差异化,要么意识到差异化的重要性,却找不到差异化 。人各有特点,成为空谈 。差异化投资遥不可及,错位发展无法实现 。
3、重“引来”轻“留住”现象比较普遍 。

一些市县为了引来客商,踏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精神十分可嘉,做足了“引”的文章 。然而,在“留”的问题上,功课做的很不够,导致有的投资者抽资走人、另谋他求 。

具体表现有:初次合作双方得利,却再没有下文,不见后续深度合作,搞一锤子买卖;引来了客商,任你东南西北风,去留与己无关,抱回孩子不照养;你来投资赚钱,不仅没有初来乍到的优惠,反而出现乱收乱罚的情况,关起门来宰客没商量;等等 。

上述表现都给地方和客商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地方的对外投资形象 。

4、“大招商”格局下忽视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一是只讲数量不求质量 。

美其名曰“招大商”,事实上“头发胡子一把抓”,青菜萝卜,来者不拒,引来的企业不少,但真正有一定规模和含金量的大企业,微乎其微 。

二是只图收入不重环保 。

这个现在已经很好了,当时对于产业转移中,还会时不时冒出侥幸心理 。还有的是上级领导谈的大项目,或者央企 。敢怒不敢言,知道后遗症很多,要不拖着进度,要不想着尽快调走 。

三是只看眼前不顾长远 。

不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只看短期效益,引进企业和产业不具备广阔市场前景、不具备成长性、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质 。

求解这些问题,关键是探索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1、强调全员招商重在营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 。

全员招商要坚持全员招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握分类、分区、分层的原则 。

一是要分类定责任 。

分清各级机关、经济主管部门和其他社会发展部门的职责,确定定量和定性目标,不能所有机关和部门一个标准 。

各级机关主要是按照市县政府招商引资指导性目标任务,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经济主管部门主要是结合部门职能与实际,围绕本地产业定位、产业规划和产业升级等中心任务,细化目标,将招商引资目标分解到领导、科室和责任人,集中精力引来投资和项目 。其他社会发展部门,主要是做好对外推介和宣传工作,增强地方对投资客商的吸引力 。

但实际操作中,职能划分怎么分,都是很难都满意的,甚至本来就划不清,不如直接外包,部门做好服务,奖励和考核大家都算份 。

二是要要分区定目标 。

地方不同,基础不一样、招商引资的方向,也不尽相同,招商引资的目标也,要有所区别 。对基础较差的地方,关键是要想办法完善配套设施,不求数量扩张,选择适宜的项目,精心策划,引进一个项目成功一个项目,引进一家企业做大一家企业 。

对基础较好的地方,当务之急是要想方设法,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寻找大企业、开展大合作,要在现有产业框架下,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三是要分层定奖惩 。

机关、部门职能不同,奖惩标准要有一定差别;引进项目的规模不同,奖惩标准也应不一样;技术含量不同,奖惩标准需拉开档次;资金到位和项目进展快慢不同,奖惩标准要区别对待 。

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用必要的经济手段,奖励招商引资中业绩突出者;对因工作不力,影响招商引资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必要的惩处 。前提是心服口服,确实能够放到桌面上讲的通,大家达成共识 。

2、吸引战略投资,重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

推动市县经济快速发展,既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更要在实施这一战略中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 。

一是实践路径要由引资转向选资 。

能简单地把招商引资,理解为投入的增加和项目的落地建设,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把握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特别是在土地等要素资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要综合考量本地资源、产业等多种因素,有选择地引进投资和项目,对那些掠夺性开发资源、高耗能低产出、污染环境、市场前景堪忧的企业和产业,要坚决拒之门外;对那些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引领产业发展潮流的企业和产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加以引进 。

二是项目落户要由要素优惠转向链条集成 。

如今,实行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在国家不断调整宏观政策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难,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单靠拼资源、卖土地、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方法,招商引资已经没有太大优势,而以聚集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优势支柱产业、建设产业集群,为主要内涵的产业链招商,正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

要主动适应招商引资的新变化,大胆走出传统的粗放式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完善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延长扩宽产业链条,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产业链招商引资平台,为大企业、大财团入驻提供产业配套、科技研发、市场服务,不断开启招商引资新天地 。

三是盈利模式要由单一转向多元 。

以往的招商引资,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和几个项目与企业的发展上,往往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与投资者双方的协议,获利的也只是单一项目与企业 。

一方面,要由只是重视单个项目、企业的引进,向重视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的转变,靠特色规模产业吸引更多投资,产生聚集效应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引入专业中介招商,实行招商代理制,网络民间力量,发掘第三方在招商引资中的潜力,实现多方盈利发展 。同时,采取BT等融资模式,在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寻求合作,共享投资收益 。

3、实现企地共赢重在优化招商引资服务 。

引资与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企地共赢 。就各市县而言,优化服务,是保证共赢的重要前提 。

一是要明确服务主体 。

各级政府和政府授权部门,要明确自身在招商引资中的职责 。要实现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度,项目实施跟踪督办制度,和建成投产考核评价制度,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

二是要筑牢服务平台 。

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实行“限时办结制”和“首办负责制” 。对影响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产业、大项目的引进,可以成立市县级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加强指导和协调服务 。

【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商业招商存在6个问题和对策】 三是要提高服务效率


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商业招商存在6个问题和对策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