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佳
创始人最痛苦的地方是孤独;尤其是关于人,一方面很多人事问题无法与团队讨论;另一方面,如果你想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你往往无法从团队内部获得养分 。
文章插图
01洗脑”从现在开始创业团队应该多聊聊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在对生活绝望的初创企业中经常被忽视 。但在超高速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创业公司无小事”,每一个员工做出的决策和判断都会对公司的未来产生影响 。让员工清楚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团队做出更高效、更可能正确的决策 。
公司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当产品和企业面临选择时,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什么样的人会被公司认可?这些问题应该在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的每一个场合,以各种方式与每一位员工沟通 。有人把这个过程叫做“洗脑”—— 。我不认为“洗脑”是贬义 。让团队上下价值观一致,是优秀管理者浓厚文化氛围的体现 。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公司文化往往带有浓厚的创始人个人色彩:创始人看重什么和希望实现什么样的梦想,公司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和价值观;按照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认同公司文化和目标的团队,共同努力,以最低的沟通成本制定战略 。相反,员工很难真正认同一套所谓的企业文化,比如先有战略目标再逆向工程,或者照搬阿里、脸书、谷歌 。
文章插图
02明星初创团队:“高配”背后的风险一位连续创业者曾和我分享他上一家创业公司踩过的坑:,硅谷的一家SaaS公司开始招聘甲骨文公司的高级营销总监 。入职第一周,总监做了一件事,做了一个关于市场战略的PPT,做了各种SWOT分析,有独特的姿态和套路 。但事实上,当时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谷歌AdWords上购买关键词 。以前买关键词对主管的下属来说都是小事 。很明显,导演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想自己摸索 。一个多月后,他离开了公司 。我想很多创业团队都有过类似的痛苦 。
在过去,有些大企业的高管,经验丰富,但加入初创团队,容易水土不服 。的项目执行曾经是高压的,但是早期公司需要的是快速迭代和精益试错 。以前的直报对象是一群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可能要和早期公司的一群90后打起来 。这是对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甚至回报预期的巨大挑战 。
全明星创业团队往往是商业计划中的投资亮点 。但是团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在升级,所以在团队配置上一定不能操之过急 。创业团队不一定要成立全明星团队,而是要找到最适合公司现阶段,在当前环境下最有可能做成事情,帮助身边人的人 。
初创团队最好量力而行,过分高配,反而带来风险 。
文章插图
03“Hireslow, firefast”:(缓慢雇佣,快速解聘)也要适时反思令所有创始团队头疼 。很多公司在开始招人的时候都设定了很高的标准 。如果没有招到合适的人,就要及时反思 。是因为招聘渠道不够发达还是标准太高?面试了50多名不合格的候选人,团队劳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求后,三个月后,意志坚定的创始人会在旷日持久的找人过程中,向现实妥协,降低标准 。
降低标准有错吗?其实不一定 。像创始人渴望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毕竟有限 。这时候,选择那些工作中独立思考,竭尽所能的人不失为好的选择 。这样的人通常有更好的机会拿东西
做成 。
招不到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迷信背景经历 。不可否认,名校MBA里,智商高和学习能力强是大概率事件;知名咨询公司出身的人里,系统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是大概率事件;创业公司早期成员里,实际落地能力强和有创业精神是大概率事件 。大概率事件可以用来做初步筛选,然而,到底有没有真本事,是不是适合岗位还要具体考察 。
很多盲目迷信品牌光环的创始人,说得harsh一点,还是见的世面不够多 。还有些错误的招聘往往发生在将信将疑中,因为缺乏行业认知和经验,没有底气,即使面试中心存怀疑,还是强压住怀疑,向候选人的背景妥协 。
招某个领域的人之前,打开眼界最直接的方法是聊过这个领域里各类牛人,先把自己变成半个专家,会判断什么人是真牛,什么人是真水,并相信自己的判断 。
04尊重经验:请“老司机”带你飞初创团队需要敢想敢闯的门外汉,也需要有经验的“老司机” 。通过“老司机”加入团队,“拿来” 其他团队已经花了时间和资本试错得到的经验,知道成是怎么成的,砸是怎么砸的,对初创团队快速探索业务走上正轨会很有帮助 。
很多在市场上已经有best practice的事,比如阿里的商家管理,京东的仓储配送,oppo的线下渠道等等,没有必要自己关起门来试错,不如花点时间请教专家,找做过相关工作的人来做 。
曾看到一位创始人招来的全部是一帮有冲劲聪明的职场新人,我就很担心,这种不拘一格也是有成本的,需要拿公司的资金,时间和机会成本来给员工增长经验和试错,对很多早期公司而言是很奢侈的 。
成功的创业公司一定要在某些领域有颠覆性创新,想找到经验完全匹配的人也未必现实 。鼓励不同背景的人尝试从未做过的工作是对的,太多过往经验束缚反而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因此,“门外汉+老鸟”的合理的团队配比会更容易成功 。
文章插图
05挖高端人才:用对的方式遇上对的人高端人才分很多种:实干型,专家型,社交型 。
专家型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社交型能很好的传播公司理念,但早期公司的路是用脚一步步踩出来的,最需要的还是实干型人才,关注执行,关注细节,能落地 。
真正实际落地过且有思考的人,一定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 。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通过目前公司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和候选人探讨解决方案 。在公司面临的具体业务问题上,创始人应该可以判断候选人给出的建议是否靠谱,候选人也能以此评估是否对要加入的团队,要面临的问题感兴趣 。即使最后没有招到候选人,面试也会对创始人有所收获 。
牛人不好挖才正常 。在挖人的时候最需要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动机,他看重什么?为什么他会愿意放弃现在的工作,加入我们团队?二是预期匹配,我们能给的和他想要的一致吗?如果候选人希望做一件我们团队未来2年都没有计划要做的事情,那最好还是不要画饼忽悠人来了 。曾经见到过走“夫人路线”挖人的,不是不可以,但这么做的前提是要先看清牛人内心的意愿 。
挖人的过程中,当然应该展示公司最有吸引力的一面,但要尊重事实,尊重候选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要用力过猛,切忌oversell 。
招人也像谈恋爱 。讲求的是两情相悦,如果一见钟情,门当户对最为理想 。可以努力争取,但也要知道强扭的瓜不甜,用钱砸和用不切实际的承诺忽悠,换来的感情也不持久 。
06拉人入伙:融入才算真正“搞定”“创始人要花70%的时间在招人上”可以说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创始人在早期一定要亲力亲为,至少公司的前100名员工都必须由CEO一一把关 。曾经看到过一家创业公司,CEO是某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前COO,公司员工才20多人,新入职员工都有CEO没有见过的了,当然这家公司后来的日子也没有多好过 。
然而,即便CEO找到合适的人“入伙”,任何员工在入职后6个月内离开,都是一次失败的招聘 。节奏再快的团队,员工也需要1-2个月学习和融入,之后才逐渐发挥出最大作用 。几个月内就离开,不但影响工作进度和团队士气,也是对招聘成本的浪费 。
招聘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面试失败,没有正确评估候选人和职位是否匹配,另一个就是融入失败 。很多人只关注在把候选人“忽悠”到入职,在入职前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评估和说服 。一旦入职,就觉得已然是自家人了,精力全转移到日常业务和招募其他成员,完全忽视了帮助候选人融入团队 。
从以往的经验出发,这四种类型的人融入初创团队出问题的概率最大,需要重点关注:
1)传统公司出身,即便业绩斐然;
2)大公司出身,即便身居高位;
3)空降来取代原有管理者;
4)到创业公司的动机不足,强扭的瓜不甜 。
文章插图
07众里寻他:何时才有靠谱的HR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才,而负责维护管理这一资产第一责任人是CEO自己,另外还需要HR的帮助,称职的HR融合推动,优秀的HR提纲挈领 。
在创业公司早期,HR最主要任务就是招聘,除了招聘,还包括员工关系,员工培训,组织架构,薪酬绩效,企业文化等等 。HR既然是管人力资源,自然是团队越大,挑战越大,可以发挥的空间也越大 。通常几十人的小团队是吸引不了资深HR的,300人团队的HR也很难hold得住3000人的团队 。所以对于快速发展的创业公司,HR负责人是不是跟得上发展,是不是需要不断升级HR团队是创始人需要一直关注的问题 。
早期团队只有小几十人的时候,很难吸引资深HR,大部分团队的HR能做的只有找简历,贴职位,安排面试,负责员工入离职手续等等 。这时,如果指望HR挖来靠谱的优秀人才,那公司估计就没什么戏了 。团队核心成员需要自己找人,CEO需要把关每一个入职员工,工作中会和绝大部分员工有交流和沟通 。
但当公司超过100人团队层级开始产生,核心成员需要更多精力来管理团队和业务,也会逐渐开始有CEO没有接触过的员工 。这个阶段如果没有靠谱的HR团队,公司的团队建设和业务发展都会受到严重阻碍 。因此,在公司快速发展中,一定不能忽视搭建HR团队,要先找到靠谱的HR负责人 。
文章插图
对早期公司,什么样的HR负责人算靠谱?我觉得有这么最基本的3点:
1)信任CEO,理解和认同CEO的理念,并能用正确的方式把理念完整的传递给员工。CHO的典范彭蕾曾说过,我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帮助马云的每一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
2)对junior的候选人/员工,有判断力,可以代替CEO做部分决定,包括招聘;
3)有和中高层的候选人/员工对话的能力,可以获得他们的尊重,可以理解他们的诉求,可以向他们传递公司的理念和愿景 。
08CEO修炼手册:识人,识人,还是识人【创业公司 招聘,创业型公司招人套路】识别人才是一辈子要修炼的功课,除了多和不同的人聊天汲取经验以外,对过往的招聘进行反思,是企业成长过程中CEO以及高管团队的必修课 。我在面试团队高管的时候,最常问的问题就是,“你曾经招错过什么人?有哪些总结?”
我自己的体验是,观察员工入职后的表现,比较面试中顾虑和欣赏的点,验证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否有偏差 。对于我看不懂的候选人,即使最后没有入职,有机会遇到熟悉他的同事朋友,我也会尝试了解别人对他的评价,侧面验证我之前的判断 。这些都算是收集数据,不断校正自己的人才判定模型 。
除此之外,背景调查是创业公司在识人过程中经常遗漏的部分 。即使阅人无数的面试官,面试准确率也很难超过70% 。越是重要的岗位,面对的候选人越是有面试经验,越善于隐藏真实的自己,有些隐藏也未必是故意,而是出于长期的职业习惯 。
对重要岗位的候选人,一定要想办法认真做背景调查 。不是简单核实工作经历,而是要验证面试中产生的顾虑,了解工作风格,人品,以及上级下级同级对他的评价 。
文章插图
- 大学生食品创业计划书 休闲食品店创业计划书
- 书店创业计划书5000字 书店创业的理由
- 创新创业背景图片大全 创业画画图片大全
- 纯皓,皓华创业记
- 创业板能借壳吗 创业板可以借壳上市
- 美人主意的暴利行业 轻资产创业平台
- 科创板股票代码前三位 创业板和科创板股票代码开头
- 创艺大师全屋整装厂址在哪里,创业大师全屋整装
- 创业板开户条件有哪些,开通创业板股票需要什么条件
- 一千元创业项目,大学生千元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