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亿美元,撑不起印度的野望( 二 )


这套堪称“放血式”的补贴政策让印度政府有了对外招商的底气 , 但却又一次事与愿违 。
今年9月7日 , 印度方面表示 , 英特尔将在印度建设一家半导体制造厂 。 而就在这个消息发布的几小时后 , 英特尔就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 该公司目前没有在印度建设制造厂的计划 。
15年后 , 面对印度政府的热情 , 英特尔再一次选择拒绝 。
为什么国际半导体巨头被印度屡屡劝退?资深半导体从业人士张泽覃告诉虎嗅 , 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基本不具备半导体制造的基础条件 。 比如稳定的水电供应 。
“一张12寸的晶圆在生产过程中大概需要耗水8吨 。 ”张泽覃表示 , 加工芯片的超纯水需要达到18.2兆欧姆·厘米的电阻率(几乎没有杂质) , 这对于纯水加工设备也有很高的要求 。
电的问题要更加严峻 。 此前 , 富士康位于印度奈钦的组装工厂就多次因为地区性停电而中断生产 。 “手机产线受电力影响只是产能下滑 , 但芯片产线的停产就意味着这批产品全部报废 。 ”张泽覃认为 , 如果这些半导体巨头赴印建厂 , 他们可能从电力储能开始做起 。
印度芯片制造厂商需要单独报备水电的需求
产业集群薄弱、朝令夕改的法律法规、较高的综合成本 , 这些都是阻碍印度成为半导体制造业大国的原因 。
不过 ,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印度的诚意还是打动了一些公司 , 比如寻求转型的富士康 。
谁来挑起本土化的担子?
今年9月 ,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与与印度矿业巨头Vedanta签订了关于在印度建立半导体工厂的合作备忘录 , 双方将共同投资195亿美元(Vedanta出资120亿美元)建设28nm制程的12英寸晶圆厂以及配套的封测工厂 。 按照计划 , 该工厂将在2025-2026年投入使用 。
这标志着印度未来将拥有首座由印资公司控股的12英寸晶圆厂 , 同时这座本土晶圆厂也能够帮助富士康在印度的电子组装厂 , 规避掉20%的电子器件进口关税 。
这桩双赢买卖的唯一问题是 , 富士康完全没有高端制程芯片的制造经验 。 在此之前 , 富士康只是通过对夏普的收购 , 具备了8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 , 可以说是连高端制程的门槛都没有摸到 。
“虽然28nm属于成熟制程 , 但各别产品从刻蚀到封装的工艺流程超过1000道 , 无论是(产能)上量 , 还是良率都很不好做 , 更何况是缺乏行业经验的富士康 。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虎嗅 , 富士康的印度工厂在投产后 , 可能还需要3-4年的才能达到9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 。
但无论如何 , 富士康与Vedanta的联姻还是给印度芯片国产化提供了样本 。 如今 , 另一家印度巨头公司塔塔集团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
集团董事长钱德拉塞卡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塔塔将积极寻找海外合作伙伴 , 并推出上游芯片制造平台(晶圆厂) 。 ”以合作出资的方式建设本土芯片厂 , 这其实与本世纪初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脉络别无二致 , 但如今印度半导体产业的基础条件仍十分薄弱 。
“芯片制造需要十分健全的配套产业 , 否则即使投入市场也很难具备竞争力 。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虎嗅 , 印度半导体产业最大的问题是基础性材料的欠缺 。
这位资深从业者告诉虎嗅 , 在芯片制造的过程中 , 除了核心的单晶硅材料 , 还需要各种化学试剂、贵重金属、特种气体在内的200余种辅助材料 。 比如在刻蚀、注入、薄膜等工艺中所需的特种气体 , 包括三氟甲烷、六氟化硫、硅烷、乙硼烷、三氟化硼、砷烷等等 , 在国内半导体产业中 , 除溴化氢等少数几种依赖进口外 , 多数都可以实现国产化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