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冰|TIC对话:从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的距离( 二 )


王飞:我们在宣传的时候是用无人驾驶还是自动驾驶来做向市民科普的过程?
刘轩:我们目前用的是自动驾驶,全无人驾驶目前在深圳法律法规还没有允许,具体细则正在制定中,没有办法用无人驾驶这个词。
王飞:上次车企那个事情出来以后,市场上也有一些讨论,可能因为没有激光雷达的介入,可能在安全性上还是存在一些隐患的,市面上一些分析也认为有了激光雷达之后,车的安全性会有很大的提升,也想请夏总分享一下,我们今天这个阵容也比较有意思,两位来自应用的,一位来自激光雷达的提供商。从应用和技术的角度,激光雷达真正能帮我们免除掉那些危险吗?
夏冰冰:对激光雷达而言,比较擅长的是一些更高的角度分辨率还有距离分辨率,这种情况下能够提供比如像黑夜或者弱光条件下的小物体的检测,可以提供精确位置的判断。基于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的解决方案或者整车厂在感知层加入更多的安全的措施,能防止一些碰撞,能形成一些有效的可行驶区域的算法的检测。作为一个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而言,仅仅激光雷达是不够的。
彭进展:真正要做到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的系统来讲,光靠单一的传感器是不够的,因为单一的传感器,激光雷达也有失效的情况,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样必须要冗余,必须要做到多层的冗余,特别是在看的这方面。我们肯定是在真正去做无人驾驶,全部去给客户提供这样的方案产品的时候,肯定是有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而且这个数目也越来越多,以前可能是五六个摄像头,两三个激光雷达,现在如果真的要做一个比较可靠、比较安全的无人驾驶,十几个摄像头,五六个甚至七八个激光雷达都变成常规的配置。一方面是技术的发展,也是产业链,激光雷达发展非常快,成本下降非常快,这也是给我们更多的信心。无人驾驶,我们虽然是从2016年就开始说,包括当时领头羊还是百度,当时说三年应用、五年商用,一直在跳票。在这里也可以跟大家说,其实这一天真的快来了,特别是像一经他们这样的产业链公司的支持。
夏冰冰|TIC对话:从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的距离
文章插图
刘轩:前面两位已经说了非常多的信息,刚才夏总也提了,如果我们用激光雷达可以拿到更多的信息,不同的传感器之间,数据可能有冗余,检测结果精度肯定是更好的,其实它带给自动驾驶企业特别是高级别自动驾驶企业能带来什么,比如人类干预的程度差不多的情况下,纯视觉路径要短很多,速度快很多。路径可能相对比较长一些,在实现最终商业化上需要的时间周期还有人的资源、一些数据要多很多。另外一方面,我们作为自动驾驶的从业人员,第一保证的是车辆和人员,还有周边的这些外部物体的安全性,我们肯定希望安全冗余越多越好,在尽可能安全的情况下行使。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会有一些企业不愿意用激光雷达甚至有一些排斥激光雷达,不是技术上的考量,而是商业上的考量,早期激光雷达可能单个售价7、8万美元,远远超过一个普通中型车甚至是豪华车的售价,对于车企打造一款产品来讲是不合适的,所以放弃了激光雷达。随着现在激光雷达特别是现在新型固态激光雷达的出现,这个成本已经降得非常低了,当成本足够低的时候,每家企业没有理由不去用这个设备,第一提高安全性,第二能够更快速地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最终的路径大家肯定都会去用的,而且都是在自己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用。我们最近也发布了低于1万美元的L4自动驾驶方案,我们用了五颗固态激光雷达,整个安全冗余程度保持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