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一批珍贵的水稻种子随神舟十四号3位航天员一起回家 , 引起了关注 。 这是人类首次在太空收获稻种——经过空间站里120天的培育生长 , 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太空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 。
太空水稻种植 , 是我们奔赴星辰大海必须点亮的技能 。 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 , 养活着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 , 也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主粮 。 此前 , 国际上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 , 水稻不在其列 。 成功繁殖种子 , 才可以保证植物在太空完成世代交替 , 生生不息 , 为人类在太空的长期生存提供后勤保障 。
如今 , 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 , 食物等生存必备物资补给都依赖从地球上运输 , 成本极为昂贵 。 一位美国科学家曾透露 , 把1磅(约0.45千克)食品送上国际空间站需要花费约1万美元 。 未来 , 人类如果想探索更遥远的深空 , 就需要开辟太空农场 。 在太空农场里种植粮食和蔬菜 , 不仅能减少空间站、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的食物补给压力 , 还是构建人造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 能帮助回收废水、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
太空水稻成功结籽 , 预示着中国航天将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此次实验中 , 我们不仅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 , 还在国际上首次尝试空间再生稻技术 。 在中国空间站内 , 水稻剪株后仅20天就再生出2个稻穗 , 并最终收获了再生稻的种子 。 再生稻又称稻孙子 , 是种一次收获两回的水稻 。 水稻收割了一茬后 , 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 ,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 再长一茬水稻 , 再收一季 。 该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单位体积中的水稻产量 , 为空间作物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证据 。 也就是说 , 中国人不仅在太空种出了水稻 , 还开辟出高产太空稻的技术路线 。
难怪海外网友评论说 , 中华民族有种田的天赋 , 甚至将在中国空间站种植水稻称为神农血脉觉醒 。 虽然有点夸张 , 却也反映了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精神传承 。 中国人素来民以食为天 , 再生稻在中国有着1700年的悠久种植历史 。 无论在地球还是在太空 , 粮食都是人类生存的硬核根基 。 有了中国航天人的贡献 , 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大概率可以梦想成真 。
太空种植还有望丰富地球上老百姓的餐桌 。 太空育种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中国1987年首次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 , 数十年来持续借助航天技术开展育种研发 , 累计搭载植物种子、菌种、试管苗等4000余种 , 经过国审和省审的航天育种新品种超过200个 , 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 , 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 。
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等独特条件能诱发种子遗传基因发生改变 , 这种改变有好有坏 , 就像开盲盒 。 在以前的太空育种中 , 种子送上太空一段时间 , 回到地球后选出发生良性基因改变的幸运儿 , 再经过多年筛选、繁育、测试、鉴定 , 耗时6年到8年才能最终进入市场 。 此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能否变异成优良品种还不能确定 , 需要漫长的试验过程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到来 , 将为太空育种研究提供更多资源保障 , 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
【太空|太空水稻结籽收获多】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迎来了空间站时代 , 太空种植必将蓬勃发展 , 成为中国人探索宇宙、开创未来的坚强后盾!
- 俄罗斯|首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宇航员加加林个人档案已解密:34岁死于空难
- “太空水稻”生长有何奥秘
- 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又上新图了!这一次它拍摄的|2000光年外,神秘星云内或隐藏3颗未知天体,科学家如何发现
- 月球|在太空为爱欢呼!日本富豪征集女友包机环月 绕月8人名单公布
-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从太空归来的水稻
- 水稻、小麦穗发芽也有“开关”?我国科学家找到了!
- 同样两次上太空,为啥王亚平获得了一级航天功勋,而刘洋是特级?
- 发芽|科学家找到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的“开关”
- 低轨空间成商业热土,太空公司LeoLabs融资6500万美元
- 好多宇航员都留在了太空,太空中有细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