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大厂失业潮来袭,谁最焦虑?( 二 )


首先 , 市场的风向是随时会转变的 。 就拿新冠疫情而言 , 这场黑天鹅事件造成了无数中小企业的倒闭 , 国内旅游、餐饮都等行业受到了重创 , 但也成全了一些行业的利好 。 化学工程师Mark与陆玖财经交流 , 他表示对于化工行业而言 , 这两年疫情反而让业务大增 , 主要是因为国外团队和进口原材料进不来 , 所以国内项目就有了抢占市场的机会 。
另外 , 市场的需求也可能会突然消失 。 曾经 , 校外K12培训的繁荣 , 起于家长、学生的热情 , 终于“双减”政策的落地 。 2020年 , K12学科培训正在风口上 , 阿里、腾讯、字节、网易纷纷投资入局 , 让人误以为校外培训必然有巨大的商机 , 于是民间培训机构也层出不穷 。 Leo向陆玖财经表示 , 去年自己也开了一家培训机构 , 结果“双减”的到来让自己损失惨重 , 机构不得不转型早教 , 资金和裁员的压力至今没有解决 。
究其本质 , 大厂裁员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 。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 , 每个阶段的变迁都对应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过去20年 , 互联网无疑是驱动中国经济的最大动力 , 聚集着社会最宝贵的资源 。 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厂可以说吃够了时代的红利 , 但随着增长放缓、生产力创新减少 , 大厂们吐出红利的时候也到了 。
大厂裁员不过是一种形式 , 弱者最先感受到寒冬 。 今天这些失业的人 , 有一部分 , 可能会在未来陷入持续性的低迷 , 因为他们是旧时代的产物 , 新时代需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再一次创新 。
如何避开失业的漩涡?第一 , 选好赛道 。 字节离职员工Nico(化名)告诉陆玖财经 , 他曾经所在的部门不负责公司核心业务 , 又不具备调岗的能力 , 被裁员实属正常 。 由此可见 , 在经济下行时期入职核心业务部门的安全系数必然更高 。
步入数字时代 , 市场对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想要永不失业的人 , 就必须拥有不局限于一个领域的学习能力 , 和随时切入新赛道的心理准备 。 今天的社会需要的是T字型的人才 , “T”的一竖代表对一个专业有很深的造诣 , 一横代表对其他领域有很广泛的认知 。 持续赶上时代趋势 , 可能是普通人对抗就业风险的最佳落脚点 。
第二 , 不断进步 。 据陆玖财经多方了解 , 能入职大厂的员工大多是名校毕业 , 留学生也不罕见 ,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 由于大厂福利好 , 只想着安稳摸鱼、多拿下午茶的人也不在少数 。 长期下去 , 这些人既没有职场竞争力 , 又失去了年龄优势 , 被裁员更是理所当然 。
腾讯某在职三年的员工Jim(化名)与陆玖财经交流 , “大厂肯定卷王多 , 但我理解到的是卷是值得的 , 否则跳槽就是更优选择 。 ”Jim认为努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才是职场人应该追寻的方向 , 对于成熟职场人来说 , 不断钻研技术的深度、打磨看待问题的眼光、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 , 是避免被淘汰的唯一正解 。
第三 , 反脆弱能力 。 某大厂资深研究员Bob(化名)认为 , 对于从大厂离职的中年人来说 ,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 只要能干到中年 , 首先意味着这个人已经赚到了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财富 , 即便他的大厂职业生涯迎来了向下拐点 , 凭着过往积累的能力、资源、人脉 , 找到新职业方向并不是难事 。 如果这样一个中年人真的陷入了就业困境 , 那就是因为他在职期间没有让自己增值 , 成为“loser”也算是活该 。
Bob还表示好学者永远不会陷入中年失业焦虑 , 他自己就是例子 。 用最好的资源 , 留住最好的人才 , 这很合理 , 因为对于公司和社会而言 , 只有最具价值的人才值得倾注资源 。 然而这样的人往往是极少数 , 大部分人都是极容易被替代的 , 这也是大厂普遍流动性强的原因 。 很多创业者、企业家的职业生涯都是起起伏伏的 , 在一次次不确定性中积累存活的经验 , 才是助职场人划离厄运漩涡的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