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深圳探索“生态融合型共享创新”新模式( 三 )


2019年 , 华为提出从原有的“生态合作”进一步演进为“生态协同” , 主动开放生态、主动让利伙伴、主动统筹资源、主动培养人才 , 通过“四个主动”与伙伴实现战略协同、资源协同、 能力协同 , 构建协同共进的生态环境 , 从“技术”的强大走向“技术+生态”的共享 。 目前 , 鸿蒙生态开发者已超200万+ , 鸿蒙智联伙伴超2200+ , HMS Core开放25030个API , 海外Top 3000应用集成率达 80% , 近4万款应用跟随华为的步伐走向全球市场 , 鸿蒙生态进入快车道 。
还有比亚迪 。 作为智慧汽车开放生态建设的先行者 , 比亚迪正在通过开放生态引入更多应用软件与功能开发者 , 共同打造主体多样、融合开放的智能汽车生态系统 。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 , “就像手机智能化的过程一样 , 我认为从封闭走向开放 , 也是汽车智能化的必经之路 。 拥抱智能化浪潮 , 比亚迪的策略是‘开放’ 。 ”
●深圳成为湾区共享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共享创新是一个全新的创新模式 , 需要系统性谋划 , 也需要湾区城市形成战略共识 。 根据《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 , 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创新指数在四大城市群中排名第二;创新环境共享、创新成果共享、创新生态共享三个一级指标均高于四大城市群平均水平 。
应该说 , 深圳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
作为湾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 深圳有着天生的创新基因 , 有着蕴含在骨子里的开放包容精神 , 更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 , 无论是平台的打造、产业的发展、还是人才的引进 , 无不是在聚合众力、发挥众智 。
以深圳的优势特色数字经济生态为例 , 当前 , 在数实融合的过程中 , 在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 , 融合本身就天然地要求创新、开放和共享 。
这也让华为开发者、腾讯数字生态等龙头企业开放创新平台成为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的一大特色 。
谈及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初衷 , 腾讯科学家、美国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刘威说 ,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创新 , 以数强实 , 为用户、合作伙伴和全社会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创新价值” 。 据了解 , 依托前沿数字技术和开放平台 , 腾讯三年累计服务超过200万客户 , 合作伙伴遍布大湾区内外 。
此外 , 深圳龙头企业“向上”联手科研院校 , 以需求牵引基础研究;“向下”开放资源 , 与中小微企业形成融通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生态 , 不论是科学探索奖的设立 , 还是青年科学家50平方论坛的举办 , 都是共享创新的重要体现和积极成果 。
《报告》称 ,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 , 深圳已经逐步形成了开放协同、共荣共生的创新群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