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液晶电视卷到200元一台仍遇冷,整个产业究竟“病”成什么样了?( 二 )


这是因为老外出价高?把咱的电视买走了?
这你就想得太乐观了 , 其实 , 中国液晶电视出海 , 是为了谋生 。
2013年 , 中国每一百户人家拥有电视的数量已经达到115台 。 从这时开始 , 我国的电视已经进入了存量模式 。 也就是说 , 想买电视的人家都买了 , 有些人家甚至有两台、三台电视 。
电视供过于求的现象继续发展 。 到了2021年 , 我国每一百户人家拥有彩电121台 。 电视这东西又不是消耗品 。 按照咱们老百姓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买一台上千元的电视 , 怎么也得看上个三五年 , 除非新品性能有极大提高 , 否则大家轻易不会换掉还能用的电视 。

可是 , 人眼的分辨率是有限的 。 不管电视进化得多么高清、保真 , 液晶屏幕的技术多么先进 , 人眼看到的也就是那么回事 。 如果老百姓只能从说明书上看到你的高价新品更强大 , 却没法亲身体验到性能提升 , 那么再怎么投入资金提高电视质量 , 也不能打开消费者的腰包 。
所以 , 尽管液晶电视厂商仍然在努力更新换代 , 可是液晶电视却变得同质化 , 无论哪一家的电视看着都差不多 , 从2018年以来 , 我国电视产量开始逐年下降 。
因此 , 部分厂商拿出了最后的搏命招数——“卷价格” 。
价格战开始以后 , 低至1000元的液晶电视比比皆是 。 在双十一这种购物节更是出现了二、三百元就能到手的小彩电 。 而即使如此 , 商家也没有盼到电视销量的高峰 。 有些生产液晶面板的厂家甚至逐渐降低在电视市场的投入 , 转投电脑显示器和平板电脑 。

电视会离开我们的生活吗?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 , 还有短视频、手游等等以手机为载体的消遣方式席卷老中青三代人 , 于是 , 唱衰电视的声音开始出现 。
全家老少在“黄金八点档”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我爱我家》 , 孩子放暑假 , 《西游记》的“蹬灯等灯”就要响起来……这些场景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近几年大火的现象级剧目 , 例如《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等都是网剧 。 网剧就在手机里 , 随时都能看 , 切合了年青一代的碎片时间 。 而电视剧却必须在电视上播放 , 在固定时段内守着电视机看 。 这种定时定点的观看方式并不适应快节奏、不规律的现代都市生活 , 于是逐渐随着电视一起 , 出现受众老龄化、市场边缘化的现象 。
至于开电视必看的《新闻联播》 , 在年轻人的手机里也变成了每日新闻推送 , 什么时候有时间就点开看一看 , 再也不用等晚上七点 。

为了扭转颓势 , 电视行业想了种种招数 , 重点下注的两方面 , 就是电视会员和智能电视 。
看到视频平台火热 , 电视行业也联合网剧平台 , 推出电视+会员服务 。 简而言之 , 如果你购买了某个平台的电视会员 , 就能在电视上看它的内容 。 但是 , 电视端会员和手机端会员并不是通用的 , 用两台设备看节目 , 就要花两次钱 。
这类会员不说是鸡肋吧 , 至少也可以说是鸡粪 。
对于年轻人来说 , 有手机就够了 , 想看大画面就买个投影仪 , 或者接入投屏 。 会员费省下来喝奶茶 , 不香吗?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 看电视要花钱这件事本身就很难让人接受 。 想看不同平台的节目 , 竟然还要买好几份会员 , 这可属实突破了老一辈的承受底线 。 这一辈人都是苦出来的 , 为了自己尚且不肯多花钱 , 何况是为了看个节目呢?
于是 , 不少中老年人也玩起了手机网络 , 在手机上发微信、看视频、学做菜甚至当网红 。 这些功能远比电视会员里的节目好玩 , 而且还不要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