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款码背后的“经济账”

收款码背后的“经济账”】研究中心|毛飞
上周末 , 央行一则已经发布了一个多月的通知 , 突然被媒体挖掘出来 , 随之而来的是“个人的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将被禁止经营使用”的话题 , 冲上热搜并持续发酵 。
这则引发强烈关注的文件——《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 , 其实是央行10月13日发布的 , 当时支付行业之外的人可以说没有任何反应 。 直到11月26日被媒体挖掘传播 , 以至达到街闻巷议的程度 , 这里面的时间差和传播链条 , 令人费解 。
个人支付方式会被禁用吗?我们真的会回到现金支付时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上述《通知》中关于个人收款码部分主要做了三点要求:一是原则上禁止个人收款码用于远程收款 , 确有必要的实行白名单管理;二是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 , 只能用商户收款条码;三是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 , 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 。
如果按使用场景来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经营只能用商户收款码 , 不能用个人收款码;远程支付只能汇款 , 不能用个人收款码;个人之间收付款可以用个人动态收款码 。 可见 , 央行政策的初衷并不是全面禁用个人收款码 , 更不是让日常交易回到“现金时代” , 只是限制了个人收款码的使用范围 , 使这个市场更加规范 。
其实 , 本次对个人收款码的政策调整并不是独立突发的——此前 , 人民银行已经先后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受理终端安全、条码支付业务等系列制度 。 支付系统关系重大 , 想必未来还会有更多相关政策发布 。 目前已经有很多文章探讨《通知》的重要性和意义 , 本文的分析重点在于收款码背后的“经济账” 。
收款码背后的“经济账”
文章图片
二维码支付竞争的是收单业务
日常生活中 , 简单扫一扫就能完成的二维码支付 , 背后并不简单 。
有心人会发现 , 我们消费结账时扫的二维码其实有很多种 , 比如微信二维码、支付宝二维码 , 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 , 这些码其实隶属于不同公司 , 而这些公司性质也不一样 。
先说说收款码 。 收款码分为个人收款码和经营收款码 , 后者功能类似POS机 , 作为商户终端收款使用 。 本次关于个人收款码的新政策 , 就是要把以前用于经营的个人收款码转换成经营收款码 , 也就是商户收款码 。
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什么会那么卖力地推广商户收款码呢?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 这“利”就在于收单业务 。 业务流程大概是这样的:消费者刷卡消费时 , 产生付款方(银行卡/付款二维码)付款给收款方(POS机/收款二维码)的信息 , 但此时并未发生真正的资金转移 , 只是在双方账户上记录下金额的增减 。 此后交易数据在结算时被提交给银联(结算机构) , 银联再根据交易信息把资金转给相关方 。 所以 , 一个简单的刷卡或扫码动作 , 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信息传输——而这些都是要收费的 。
那么 , 收单业务又是如何收费的呢?这里有一个标志性事件——“96费改” 。 2016年 , 银联发函(银联函[2016]94号文)对刷卡手续费标准进行调整 , 从2016年9月6日零点起执行新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 。 在此前 , 商户费率根据不同行业有1.25%、0.78%、0.38%等类型;“96费改”后 , 收费标准统一为三类 , 标准类0.6% , 优惠类0.38% , 公益类0% 。
收款码背后的“经济账”
文章图片
通常 , 我们刷卡消费产生的手续费由商家承担 , 由清算机构(银联)、发卡行和收单机构三方瓜分 。 所以 , 银行不遗余力的推广信用卡 , 惦记的就有这部分收入;收单机构按性质分 , 主要有三类:银行/支付宝/微信、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和第三方合作的第四方机构(地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