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主|商业化广告变现(一):流量与变现方式( 二 )
那么该如何来衡量来客户需求呢?如何知晓哪些广告位是客户愿意付费的呢?主要通过如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 通过销售了解客户需求;
- 通过调研市面上APP的广告位页面或者各家广告刊例。
但相信很多广告产品经理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的新增广告位,前期可能会带来收入上的提升,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趋于平稳或者下降。这时候其实就该考虑新增广告位和售卖策略的平衡问题了。
当广告售卖率未达到一定阈值时(不一定是100%,各家阈值不一样),即广告流量没有全部卖出去,这时候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去思考原因、寻找突破点、及时调整售卖策略,而不是急着新增广告位,然后陷入同样的困境。
但如果说广告售卖率已经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阈值之上了,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势头,这个时候应该考虑新增广告了。
但在流量变现的过程中,通常会不乏有一些KA客户,就是看中了一些非标位置或者玩法,希望APP能够支持,那么服务下这位老板也是未尝不可的,但需要衡量客户的广告费用是否能够负担起相应的成本。
2. 主流的广告位形式和尺寸媒体在考虑通过广告来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广告位的形式和尺寸最好尽量符合市面上主流的尺寸比例,这样可以提升广告的填充率,使得流量收益最大化,下图为整理的移动端广告样式常用尺寸,供大家参考。
当然,有时候由于媒体页面的特殊性,尺寸不一定就是常规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素材剪裁来兼容,但需要注意剪裁规则,避免对广告主的素材产生影响。
一般每个广告位都会有详细的MR,详细介绍广告位尺寸和安全区。只要广告主的素材内容在安全区内,问题都不大。
文章插图
3. 衡量广告和用户体验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我相信做商业化的产品经理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当你拿着一份新增广告位的需求去找到用户产品经理沟通时,用户产品经理八九不离十首先会拒绝你,然后接下来问题基本上就是“这个广告位会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会不会导致DAU下降?如何衡量对用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广告收益能不能cover住这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新增广告位的同时需要衡量用户体验,评估好广告位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既然是评估,那首先得收集数据。
常规的方案是通过AB实验,圈定部分用户进入实验组,实验组用户看到的页面为带广告位的页面,对照组用户看到的是正常页面。
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持续实验,收集到一定的样本量后,分析实验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最终评估是否需要新增该广告位。
但除了理性的数据分析之外,一些感性的广告位设计规则与广告投放策略也有助于我们提前判断对用户的影响。总结下来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原生
现在很多APP都会提到一种广告类型:原生广告位。
所谓的原生广告位无非就是从广告样式和广告内容上贴近产品本身内容,让用户觉得这是内容,不像是广告。既然看着像内容,那用户的接受度自然而然就会高很多。
这里说到内容原生化,其实更多的也需要结合个性化广告。
只有用户感兴趣的广告,才不会反感。
万能套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景下推送合适的广告,用户的接受度和效果一定是杠杠的。
- |既能打造你的品牌又能促进销售的广告宣传方法?
- 测试|解码自动驾驶商业化进阶的亦庄样本
- △上图为广告信息“年年欢乐|毕节年货节,来了
- Flash弹窗广告卷土重来?3步定位,5步彻底关闭!手把手教程奉上
- 程序员|帮三星、乔家大院打广告的飞天云动IPO,“元宇宙”成新底牌?
- html5|互联网广告收入榜:小米两年高居第八,阿里巴巴蝉联第一
- 短视频|互联网广告没有“葬礼”,只是投放策略该变了
- 搜索引擎|华为自研搜索引擎上线,无任何广告,无视百度,对标谷歌
- meta|Facebook广告投放时,你遇到过这些问题吗?
- 零售业|华为自研搜索引擎上线,无任何广告,无视百度,对标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