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 , 尹教授也有让他的美国耶鲁大学的同事观察 , 并和美国的院士交流老鼠是否存在这个表型;国内清华大学也有做关于IL-27实验的学生 , 从其他实验室我们都陆续得到了验证;甚至后续尹教授联系了珠海市人民医院 , 收集了几十份肥胖患者的样本 , 我们也同样发现 , 这批肥胖患者的IL-27水平更低 , 但是在经过手术治疗肥胖后 , 他们体内的IL-27水平会升高 。
除此之外 , 这批小鼠在寒冷刺激实验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易感性 。 小鼠的正常体温通常是37~38摄氏度 , 寒冷实验室的温度大概是0~4摄氏度 , 我们原本预计做48小时实验 , 每隔两小时进去测一次 , 最后发现其他小鼠体温下降还算均衡 , 但是缺乏IL-27的小鼠 , 体温下降却非常快 , 最后不到10小时这批小鼠就全部“牺牲”了 。 所以 , 尹教授和我们就想到 , 是否IL-27可以直接靶向脂肪细胞来促进产热 , 改善肥胖进程呢?
广州日报:当时你们很快发现了表型 , 却花了五年时间弄清这个机制 。
尹芝南:是的 。 一开始发现的时候我们非常兴奋 , 因为目前主流上对于IL-27的研究主要是在免疫系统领域 , 于是我们写信给《自然》杂志进行预投稿 , 阐明了这个情况 。 主要是询问他们对我们的大体工作感不感兴趣 , 没想到真的收到了回信 , 大致意思是说我们的发现很有意思 , 但是机制必须做清楚 , 于是我们一直在做机制 。
广州日报:那你们怎么想到从免疫细胞跳转到对脂肪细胞的研究?
尹芝南:在西方医学看来 , 肥胖就是一种炎症 。 实际上 ,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卡路里摄入超过消耗 , 引起能量以脂质的形式在脂肪细胞中堆积 , 而免疫细胞深度参与此过程 。
一开始我们是按照传统思路 , 研究IL-27对巨噬细胞中的抗炎作用 。 当时我们构建了IL-27Rα的条件性敲除小鼠 。 很意外地发现 , 在T/B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特异性缺失IL-27Rα都不影响小鼠对高脂诱导肥胖的易感性 。 所以我们才想到 , IL-27是否还有其他未被发掘的响应细胞?
之后我们又利用IL-27Rα全身性敲除小鼠开展了骨髓嵌合实验 , 并进行了高脂饲喂或寒冷刺激;结果发现 , IL-27信号主要通过非造血系统来源的细胞来影响产热与肥胖进程 。 我们就猜想 , IL-27是不是可以直接靶向脂肪细胞来促进产热 , 改善肥胖进程呢?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 , 我们首先分离了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组分 , 惊喜地发现了上面确实有IL-27Rα的表达;对体外分化的原代脂肪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 , 也可以观察到IL-27Rα的阳性表达;并且IL-27处理体外分化的脂肪细胞可以上调UCP1的表达 。 于是他们又再次构建了脂肪细胞上特异性缺失IL-27Rα的小鼠和棕色/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缺失IL-27Rα的小鼠 , 这些小鼠也的确表现出对肥胖诱导和寒冷刺激实验的易感性 。 这些结果表明IL-27确实可以直接靶向脂肪细胞以促进产热、减轻肥胖 。
广州日报:验证期间的瓶颈是哪个阶段?
尹芝南:主要是2018年 。 真正辛苦的是王倩和这群学生 , 没有他们的坚持 , 我就不会有动力当这个“和面”的人 。 以前我一直说 , “老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 那个时候一方面实验推动非常困难 , 另一方面 , 王倩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 比如怀孕、生子、家人生病……是她的坚持一直鼓励着我 。
王倩:那个时候确实比较困难 , 我原计划2016年6月博士毕业 , 但这个项目就很难完美结束 , 我想着做科研得有始有终 , 至少要给这个课题一个交代 , 没想到三年又三年 , 期间一方面心理上着急 , 觉得其他同龄人都有了成果 , 而自己却一直耗在这个项目上;另一方面就是家里人也会觉得看不到希望 , 从一开始的很支持到后来逐渐会有些不理解 。
- 衰老还有秘密?科学家再次大胆尝试,将人类肌肉细胞发往太空
- |红藻提取物可抑制病毒感染细胞
- 细胞分布|3D打印让微生物“互掐”变“协作”,最大化生物过程效率
- 细胞|我科学家发现新冠肺炎治疗新策略
- |与指纹相关的不仅是肢体发育,还有疾病!复旦大学与中科院等联合课题组最新发现登上《细胞》
- 细胞治疗行业: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白皮书
- 最近|脑细胞能够在体外环境里裂变生长?《黑客帝国》人造大脑活了
- 细胞器|“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否借鉴
- 打印技术|生物打印+冷冻:可在低温条件长期存储打印出的生物组织细胞
- 华人科学家开发柔性电子传感器阵列,可监测心肌细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