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否解决就医痛点?全国18支队伍在沪竞逐“AI+医疗”最强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能否解决就医痛点?全国18支队伍在沪竞逐“AI+医疗”最强应用场景
文章插图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经皮肾穿刺手术导航系统、基于压力传感的咬合应力与磨牙智能检测系统……人工智能呼啸而来,给予医疗领域更多的想象力。近日,2021第四届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办。进入总决赛的全国18支队伍带来“AI+医疗”的超凡场景。
医疗健康领域的“激动因子”
老龄化社会滚滚而来,“更智慧”的肢体康复系统需求巨大。上海交通大学“AIsee”团队带来的“iGlove物联肢体辅助康复训练系统”可实时监测机器人辅助上肢运动是否有效地达到相应的肢体动作和完成情况,并可与医院的智慧医疗系统结合,以精准提高上肢体辅助康复训练效率和科学性。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不可规避的现实,有没有更快速、有效的方法弥补之?上海宜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带来“专家的替身,护士的跑腿”——机器人小白。这块智能医护机器人“小白”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医疗大数据,可实现隔离病区辅助诊疗,弥补医护资源不足,减轻护士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关键岗位人手紧缺的“痛点”。
这两个项目分别摘得高校组和专业组桂冠。比赛现场,前瞻有趣而实用的项目不止这些,AI俨然一个闯入医疗健康领域的“激动因子”,掀开全新的应用场景:上海健康医学院“健康使者”团队带来“摩”法师——穿戴式智能电刺激按摩仪;西安交通大学“X-Ray-Age”团队呈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架构自动搜索的年龄估计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Knowledge团队将AI应用于糖尿病管理,构建基于知识图谱、地理空间、社会网络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糖尿病慢性病智库。
产学研“赛事指导”跨界把脉
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是医疗健康领域高级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场景赛事,旨在探索AI和互联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模式、验证“AI+医疗健康”的落地价值,广泛吸纳各大高校团队以及科研院所、初创型企业、医院等所有社会型单位的优秀团体参与赛事。
本届比赛自启动以来,受到全国AI领域优秀人才的广泛关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昌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等全国各地优秀团队的踊跃参加。
赛事指导委员会成员横跨科学界、产业界、医学界、教育界,有欧洲科学院院士过敏意教授、卫宁健康总裁王涛、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张丽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教授,以及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院工程教育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老师等。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张丽清教授称,从学术界和工业界结合的角度看,过去,从技术开发到产品应用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而在互联网时代,从获得学术界研究成果,到AI在实际场景的真正应用,该进程的效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丽清表示,智慧医疗挑战赛的举办正是给AI技术成果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的场景,希望参赛团队能通过交流结识更多同道,推动AI在医疗领域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与应用,智慧医院的建设是“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既是对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实践过程中对AI技术的探索,这就是“一线产生智慧”的重要意义,作为一线医疗工作者,务必扎实把工作做好,才能更好促进医疗AI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