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花岗岩如何形成? 南大团队研究获新进展

□ 采访人员 杨频萍 
花岗岩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重要岩石学标志 。 研究花岗岩的成因与大型花岗岩体的形成 , 不仅有助于理解陆壳的产生和演化机制这一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 对于探索行星的宜居性也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近日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孝磊教授团队在西藏冈底斯高硅淡色花岗岩成因方面取得新进展 , 相关成果发表在岩石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Petrology》 。  
喜马拉雅造山带记录了中生代的俯冲造山和新生代以来的碰撞造山这两个构造过程 , 保留了鲜明的地质遗迹 , 是世界关注的研究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的最生动的天然实验室 。  
淡色花岗岩是黑云母等暗色矿物比例小于5%的花岗岩 , 自国外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相关概念以来 , 传统观点认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来自于古老变沉积岩的部分熔融 , 然而这一成因解释受到越来越多挑战 。 西藏南部冈底斯花岗岩基分布于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以北 , 呈带状分布 , 体量巨大 。 这些岩石中是否也存在淡色花岗岩?如存在 , 会与喜马拉雅的淡色花岗岩有哪些不同呢? 
【|冈底斯花岗岩如何形成? 南大团队研究获新进展】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 王孝磊团队三赴青藏高原 , 在西藏冈底斯岩基东部的加查县附近发现了一套形成于渐新世(约3000万年前)的淡色花岗岩脉/墙及主体花岗岩类岩石 。 通过对这些花岗岩样品进行详细的岩相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主微量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 , 他们发现加查县附近的淡色花岗岩是主体正常花岗岩类的母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 其母岩浆与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不同 , 主要来自于新生下地壳物质的含水部分熔融 , 西藏南部淡色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存在 , 说明造山带地壳部分熔融具有“就地取材”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