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LOFT式交互,真的普及开了

编辑导语:LOFT式交互结构逐渐变得常见,那么这一交互结构有哪些优势?一方面,这一交互结构给用户带来了新鲜感,解除了用户疲劳;另一方面,这一交互结构也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层级联动。本篇文章里,作者就LOFT式交互做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
loft|LOFT式交互,真的普及开了
文章插图
还不知道什么是LOFT结构的,可以查看我上一篇: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最近在淘宝特色频道和BOSS直聘也看到了同样的结构,可以隐约感觉到这种交互结构逐渐成为主流设计趋势的可能性。按照惯例,我们来逐步拆解分析一下该结构对于产品/业务的价值增益。
一、信息架构展平以往界面在认知层面构建和用户价值渗透之间,往往需要层级跳转,跳转就必然带来操作成本和转化漏损。
LOFT结构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框架层的全局调优,在一个页面中说了三件事:我是谁?我有什么?你能在我这做什么?极致压缩了产品/服务的触达路径,和用户的决策路径。
loft|LOFT式交互,真的普及开了
文章插图
二、层级联动,决策提效【 loft|LOFT式交互,真的普及开了】我们在餐厅点菜都会有这个体验:落座之后打开点评去查看这家店的人气top10菜品,然后喊服务员过来点单。
其中查看推荐榜单可以实时影响我们的下单决策,这是一种联动体验。
LOFT结构亦如此,用户在心智层(底层)捕获的内容可以实时影响其在决策层(浮层)的行为,比如在BOSS直聘浮层浏览职位时联想到某些信息,促使用户返回底层去查询关联信息,再回到浮层进行二次筛选;或在豆瓣影评浮层中看到某些细节时,回到底层去搜索相关电影介绍,再返回浮层继续浏览。
loft|LOFT式交互,真的普及开了
文章插图
三、布局创新,提升用户愉悦感传统的纵向堆叠式布局,易引起失焦和感官疲劳。LOFT结构带来的差异化创新体验可以缓解疲劳感,且由于底层和浮层两种空间形态各司其职,使整体页面的表达有重点有层次,页面丰富性相比传统布局大大提升,提升用户愉悦度。
愉悦度的提升会直接带来页面浏览时长的增长,提高产品/服务触达概率,间接利于运营转化。
loft|LOFT式交互,真的普及开了
文章插图
上一篇发出后,立马有同学提问:像淘宝商详页的评价区,是不是可以整个模块做成LOFT浮层,嵌入商详页做成类似的结构?解决了看评价每次都要跳转的问题。
乍看之下想法挺好,但从产品逻辑层面推导,该场景下LOFT结构缺乏合理性。
原因1:商详页的核心目标是引导下单购买,因此本身就是非常需要图文、视频多元信息去表达商品的重营销阵地,需要给予相当的屏占比,不适合再出让空间给到L评价区浮层。加之运营活动期间平台和商户会上线各种促销banner、notice bar,导致原本拥挤的页面更加捉襟见肘。
loft|LOFT式交互,真的普及开了
文章插图
原因2:商详页底部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操作通栏,如评价区浮层与通栏并存,则两者占据的高度基本覆盖了大拇指的便捷操作区,导致上滑浏览商品图文详情的有效距离缩短,影响信息捕捉效率。且由于与通栏并列布局,拉起评价区浮层的动作极容易引发误触操作,严重影响商品浏览体验。
原因3:商品评价区也是图文、视频传播的多维内容阵地,附带的信息量并不少于商详页本身,如将两者结构层级拍平会导致整个页面信息量过载,失去重心和对比度,影响用户构建产品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