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芯观点」剑指“卡脖子”技术,南网、国网“南征北战”( 三 )


基于研发人员艰苦付出、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以及各类资源持续投入,2017年11月,智芯研发的“海燕330”芯片成功面世、一鸣惊人。这款芯片整体性能处于同类产品前列,独创超低功耗设计理念,同时静态功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应用环节,“海燕330”芯片可用在配网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能源替代、工业物联网及智能楼宇等多个领域,如故障指示器、充电桩、智能电表等。
时移势易,2018年或受“中兴事件”影响,国网意识到集中资源突破的迫切性,因而完成了其三大股东增资及内部芯片业务的重要整合。此后,国网内部重复竞争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而智芯成为唯一的芯片研发设计主体。
紧接着,伴随着智能电网和泛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因电网转型牵动的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还在获得进一步激活。
2019年1月21日,国网再度在“一号文”中释放重磅信号,提出推动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承载电力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与承载数据流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这直接促使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构架中的感知层和网络层芯片需求迅速提升。其中典型的是感知层的传感器芯片,以及通讯传输领域的高速电力线载波系列芯片。
国网|「芯观点」剑指“卡脖子”技术,南网、国网“南征北战”
文章插图
国网“智能电网专用芯片安全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带头人、智芯微电子执行董事赵东艳
近年来,在国网不遗余力攻坚研发和推动应用下,电力领域的国产芯片应用脚步加速。日前,国网天津电力、新疆电力、冀北电力等公司的众多电力设备均先后装配了新的“国网芯”。截至2020年底,国网已累计销售各类芯片超18亿颗。
【 国网|「芯观点」剑指“卡脖子”技术,南网、国网“南征北战”】与此同时,智芯的产品矩阵也在不断丰富及完善,相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主控、通信、传感、射频、计量、模拟、人工智能"八大类100多种芯片产品,并在全国电力行业实现较大规模应用。
另外,智芯的芯片产品在石油石化、汽车电子、银行金融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部分芯片还成功出口至比利时、伊朗、巴西等8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我国电力芯片从“受制于人”到“走向世界”的重要转变。
整体上,作为国内电网系统开发建设的绝对主力,国网在电力芯片研发上勇于担当、大胆布局,并通过“十年磨一剑”初步构建了自主芯片应用生态。只是“革命尚未完全成功”——外部挑战没有解除、内部机制问题有待优化,国网仍需继续奋斗、再创辉煌。
南网:聚焦突破“卡脖子”技术
一张电网分南北,但两网接通是一国。在中华大地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也围绕着共同目标在前进。当国网在电力芯片领域“面”的维度不断突破时,南网则主要侧重在“点”上攻坚“卡脖子”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3年,受“棱镜门”事件影响,中国将硬件层面的芯片国产化等治本性措施,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其中,长期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的电力芯片成为关注重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网立即组织专门团队,着手布局能够适用于电网控制保护装置核心芯片的设计研发。当时,团队还做了一项评估:如果相关芯片被禁运,那国内继电保护领域起码要倒退近二十年。
于是,南网研发团队快马加鞭、彻夜鏖战,并在第二年就研发出了符合国密要求的电能计量安全芯片。紧接着,研发团队又启动了电力主控芯片伏羲的研究及开发工作。
国网|「芯观点」剑指“卡脖子”技术,南网、国网“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