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论文,创业教育论文

近日,2019未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清华x实验室第二届高校“双创”教育经验研讨会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 。本次论坛上,来自国内外7所名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国内从事“双创”实践教育、学生指导与运营管理的25位教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的“双创”教育理念,展望高等教育未来发展 。
以下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杨德安斌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原文:
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向各位嘉宾,特别是来自远方的国际大学的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欢迎 。我还要感谢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分会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 。
今天,大家齐聚清华,共同探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定位、趋势与挑战这一有价值的主题 。他们还总结分享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希望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判断大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创新教育论文,创业教育论文

文章插图
对于清华大学来说,他一个月前刚刚过完108岁生日 。回顾历史,特别是近40年来,创新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一直伴随着清华的发展 。当然,这里提到的创新比狭义的技术创新或企业创新更丰富,我们今天讨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比管理类院校、商学院背景下讨论的创新创业课程或学科更丰富 。清华x实验室在这一点上做了很好的示范 。她将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元素和要素以有效、激励的方式组合起来,提供给大家,坚持帮助新生代年轻人提升创新创业的意愿和能力 。
今天,来自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代表们正在分享 。在不同的国家,高等教育的出现必须满足这些国家对创新的实际需求 。两周前我访问了德国的一所大学,一些德国大学的校长纠结于流行的全球大学排名,认为排名对非英语教学和非英语出版机构、专业学科多而不是大而全的机构、不重视纸质出版作为强大驱动力的机构没有好处 。另一方面,以德国大学为例,一些同事非常重视与行业的融合,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花了相当大的力气促进学生的成长,包括促进年轻人的创新创业 。然而,这些努力和成就在流行的国际排名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 。他们问我怎么想的,我说不应该按照排名指挥棒来做 。这只是切脚,评估体系应该改变 。大学对教授和学生都是一样的,不能只关心那些可以衡量和容易衡量的方面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难做,因为它被纳入了评价体系 。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在进行一些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的讨论和努力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首先要从用尺子对整个学校的粗放测量中解放出来,不同学科、不同学位类型要体现自己的特色 。研究生人数少,都是学术型的 。我们开始的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是后来出来的一种新方式 。老路熟悉的路径形成的依赖,有时会让我们难以迈出尝试新模式的步伐 。我讲这个学术评价体系,其实和我们今天的话题密切相关,因为它是“未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师生做出评价的重要制度环境 。特别希望各位嘉宾多一些口才和争点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人才的长期塑造 。创新创业教育以独特的方式不断为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投入 。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将行业需求真实、及时地输入大学教育,正视并拥抱这些真实、迫切的需求,将极大地促进人才培养 。组织变革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是,如何成功变革取决于如何有效提升组织成员的紧迫感,这是变革成败的关键 。不幸的是,90%的组织成员可能同意某项变革的重要性,但只有不到20%的成员意识到其紧迫感,或者拒绝面对“紧迫感”,但同意方向但不觉得现在应该改变 。高等教育改革对全体职工产生紧迫感,知识与实践脱节,是公认的大问题 。树立师生的紧迫感,需要听到来自行业和社会的真实反馈 。可以想象,这是把不满消费者的哭丧脸和愤怒抛给R&D部门、制造部门和服务部门,真正触动他们从模式上改变,从源头上改变 。所以,当我看到清华大学x-lab在学校引进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的成效时,除了有效地辅导创业者和学生团队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带来了行业的真实需求 。对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不满和不满,直白的说,
反映到教育当中来,让大家都直面“屋子里的那只大象” 。
第三,发挥“逆龄”优势,推动学科交叉 。我们经常观察到年轻一代的学生对于很多跨专业、跨领域、跨学科的创新有着一种天然的接受;而相反,已经在大学当中从教多年,或者在大公司中供职很久的高管们,在接受这些“跨”界(inter-)的时候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困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头脑当中因为成绩因为熟练而形成的范式 。教授们讨论学科时,脑子里容易有一张树状的学科图谱 。而跃跃欲试的问题导向的年轻人,却没有用第三章学到的方法解决第三章后面的习题的束缚,不以所谓的学科划分作为他们的理所应当 。谈到人工智能的时候,会看到这里面既有算法,也有硬件、有设计、有伦理、有体验与界面,所有这些东西年轻人不觉得这是哪个系科专属的东西;这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打破学科藩篱和专业竖井非常强的促进作用,也是我所说的“逆龄”优势——年龄轻经验少、没有被范式塑型的新人反而轻松地逾越了学科专业的区割 。
【创新教育论文,创业教育论文】我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这三点看法,供大家在讨论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未来的时候做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培养人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之外,还帮助大学反思评价体系,直面行业需求,推动学科交叉,算是三个副产品,但其实一点儿也不“副” 。面向未来,机遇满满,但也挑战多多 。万事开头难,其实,坚持也难,人们愿意开新篇做新事儿,持之以恒地把开始做起来的事做好做久,考验我们的定力,清华x-lab要有恒心定力 。希望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各国学界,还有产业界,更包括年轻人,携起手来,一起去重新定义问题,并找到针对真问题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希望论坛多有成果,也希望各位来宾在清华、在北京这个美好的季节能够过得愉快 。(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