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与溃退:日本半导体输在了哪里?( 三 )


野心与溃退:日本半导体输在了哪里?
文章图片
计算机产业中的纵向联合与水平分工
这种新的体系下 , 附加值的来源从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 , 变成了由软件能力构成的架构生态和下游应用 。 这是日本人所不适应的 。
1984年 , 英特尔的8086和8088处理器的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7500万颗 , x86架构的生态系统迅速建立 。
英特尔的核心思路是兼容 , 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基于x86架构开发软件 。 仅仅8086处理器 , 全球软件公司在开发商的投资就超过数十亿美元 。
同一时期 , 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以日本政府IT顾问的身份 , 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TRON计划 , 意在建立一个日本版的CPU+操作系统生态 。
但不同于英特尔的兼容路线 , 坂村健认为英特尔为了兼容性牺牲了CPU的性能 , 应该从零开始开发架构、搭建生态 。 显然 , 英特尔的路线笑到了最后 。
和TRON一样 , IBM的Power架构也选择了牺牲兼容追求性能的思路 , 同样败给了英特尔 。
90年代初 , 以Windows1.0为代表的图形操作系统出现 , 大大加速了PC的普及 。 微软和英特尔组成的Wintel联盟 , 打造了“技术封闭+标准开放”的生态 , 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基于x86架构与Windows系统开发软件 。
伴随互联网开始普及 , 个人消费者成为IT市场的主力 , 一大批软件公司拔地而起 , 比如Adobe、谷歌、亚马逊 , 以及中国的BAT和门户网站 。 半导体产业构筑起了一套新的商业生态:
用户购买软件-软件公司迭代产品-产品需要更强的芯片性能-芯片公司提高芯片性能-用户购买最新的硬件运行软件 。
这个规律被总结为“安迪-比尔定律” , 即芯片性能提升的落脚点始终都是在软件的应用场景中 。
遗憾的是 , 由于经济衰退 , 大型软件公司同样在日本缺席 。
按照经济学家的测算 , 90年代美国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上的投资占GDP比例是日本的4倍 。 日本不仅低于美国 , 还低于英国、德国、意大利 , 在G7国家中基本垫底 。
简单来说就是既没有人创业 , 也没有人投资 。
90年代到新世纪初 , 各种各样的软件公司如过江之鲫 , 和上游的芯片公司一起追赶着摩尔定律的前进步伐 , 日本却成为了一个旁观者 。
正如西村吉雄感慨的那样 , 日本公司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但它们既没有成为高通和英伟达 , 也没有成为谷歌和亚马逊 。
03我们的启示2007年 , 欧洲游戏公司Crytek推出了《孤岛危机》 , 包含了100万行代码、1GB的纹理数据和85000个着色器 。 游戏中 , 森林里每一丝风吹草动都栩栩如生 ,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 当时没有显卡能流畅运行 。
最终 , 用着顶级显卡的玩家们捏着鼻子一边看ppt一边把游戏通关了 。
游戏、视频剪辑、AI算法这类依赖高性能运算的软件场景 , 毫无死角地体现着“安迪-比尔定律”的残酷性 , 而这又实实在在倒逼着芯片公司推出性能更强的产品 。
同时 , 由于这些消费场景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 , 游戏玩家、视频创作者和算法工程师们强大的购买力 , 又反过来支撑起芯片研发的高额成本 。
这是芯片产业最为人所知的一种商业循环 。 而另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是:芯片是一个硬件 , 但它实际上也考验这个行业的软件能力 。
英特尔的成功一方面在技术 , 另一方面在于它提供了更好的兼容性 , 降低了软件的开发和适配难度 , 继而做大生态 , 这就是软件能力的一种体现 。
有意思的是 , CPU进入64位时代时 , 英特尔放弃了兼容性 , 推出了IA64希望来一次“彻底的革命” , 而竞争对手AMD推出了兼容性更好的amd64指令集 。 如今我们使用的64位CPU上 , 都有amd64的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