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一些街边鼻炎馆既谋财又误病( 二 )


“该连锁品牌鼻炎馆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第31条‘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 , 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的规定 , 其行为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引起疾病传染 , 损害了患者权益 。 ”沙宁远说 。
更有甚者 , 还有不法分子打着专治鼻炎的旗号冒充“老中医”实施诈骗、牟取暴利 。
今年1月 , 重庆市万州区法院公开宣判一起线上销售假冒鼻炎药电信诈骗案 。 2018年底至2020年6月期间 , 7名主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 , 开设4家公司组织人员冒充“老中医”销售鼻炎药 , 累计诈骗金额2865万余元 , 受骗人数达1.1万余人 , 涉及全国多个省份 。
该案审判长、万州区法院法官宋驰说 , 此案中售价达数百元一瓶的“特效药”实为成本16元一瓶的普通膏状食品 。 犯罪分子首先组织人员搭建中医馆场景 , 聘请人员冒充“老中医”拍摄宣传照片 , 制作虚假锦旗 , 并在一些社交平台大量投放宣传广告 。 然后以“老中医”开展线上一对一诊疗为名 , 运用事先设置的诈骗话术模板 , 向被害人销售“一人一方”单独配制的“鼻炎药” 。
据该案主犯交代 , 其公司一开始做的是减肥、生发项目 , 后来发现鼻炎药市场需求大 , 是一个新的“风口” , 遂转向该领域 。
2019年10月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警方抓获一个销售“祖传鼻炎药”的诈骗团伙 , 收缴“祖传鼻炎通”4273包 , 涉及全国22个省市 。 警方调查发现 , 犯罪嫌疑人宣称通过蜂蜜、蜂巢和多种中药加工而成的“祖传鼻炎通”实际是委托一位调料师傅 , 以薄荷配合地塞米松、扑尔敏加工而成 。
多地曾大力查处为何屡禁不绝?
鼻炎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 是由细菌、病毒、过敏原、各类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 。 重庆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吴俊慧说 , 由于有些类型的鼻炎治疗周期较长 , 难以完全根治 , 一些患者在正规医院短期治疗效果不佳 , 遂选择鼻炎馆或其他就诊途径治疗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近年来 , 针对鼻炎诊疗中的无行医资质、虚假宣传等问题 , 多地曾开展查处 。 据了解 , 整治鼻炎馆违规诊疗、诈骗犯罪等问题涉及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 , 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缺乏合力等情况 。 有些鼻炎馆被查处后改头换面 , 躲过风头换地方营业 。
宋驰介绍 , 鼻炎诊疗类型电信诈骗频发 , 打击难度大 , 与受害群众报警意愿不高、线上交易金额难以确定、广告精准投放等有关 。 “案件多位受害人反映 , 此前曾在网上浏览有关鼻炎的内容 , 随后便收到推送广告 , 点开链接后就上了套 。 ”
【鼻腔|一些街边鼻炎馆既谋财又误病】专家提醒 , 鼻炎成因复杂 , 不规范的诊疗会加剧病情 。 应注重“防”“治”结合 , 在生活中尽量远离过敏原 , 加强身体锻炼 , 增强抵抗力;加大鼻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 , 引导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选择成熟常用药治疗 。 (参与采写:肖瑜媛)采访人员周闻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