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1到100万 中国新冠药物从论文“落地”成订单( 二 )


科研成果要落地才能真正完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 。 在此前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曾表示 , 没有科研人员的原创探索 , 就不会有药物的从头创新 , 但它变成产品 , 需要和有开发研发能力的企业合作 , 政府的政策再跟上 , 最后才能真正落地 。 应对疫情 , 通过国家应急项目和科研攻关组 , 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金融都整合在一起 , 我国新冠特效药成果才能避免“纸上谈兵” , 应用于全球的疫情控制 。
新药获得世界性认可 , 新研究仍在进行
资料显示 , 2021年2月 , FDA批准了埃特司韦单抗(JS016)和巴尼韦单抗(礼来研发的另一药物)双抗体疗法的紧急使用;9月 , FDA再次批准了双抗体疗法新的紧急使用授权 , 许可其用于预防某些高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 。
来自美国、欧盟等地的采购协议也在不断增加 , 目前使用已超过50万剂 , 订单超过100万剂 。
从1到100万、从基础研究到新药获批紧急使用 ,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冠肺炎治疗抗体新药JS016的安全性、有效性获得了世界性认可 。
新的研究仍在继续 。 “等我们有新进展再深入采访 。 ”严景华在回应科技日报采访人员时表示 , 正在进行另一个药物的临床前研发 , 原理是把在细胞上的“锁眼”给堵住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查阅文献发现 , 相关论文已于2021年8月2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 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能够抵抗变异株的、靶向人体细胞受体的中和抗体 。 另一个从1到100万的故事正在徐徐展开……采访人员 张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