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工智能时代文艺评论的“三气”

来源: 原创稿
【 文艺|人工智能时代文艺评论的“三气”】科技的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的演进模式。文艺产业在人工智能赋能之下,催生出了新的样貌、新的业态、新的场域,“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已成雏形。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戏剧、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短视频、弹幕、电竞……正如智能技术本身的日新月异,与之关联的网络文艺的更迭更是变幻多端。文艺评论如何适合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如何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破而后立,晓瑜新生”?其要旨在于“关注新变,促进协变,警惕异变”,真正实现“三气”:气场强大,气度非凡,气韵灵动。
从缺位到引领:构建文艺评论强大的气场
从学理思考的角度来探索,中国传统的文艺评论通常包含以“善”为核心的“载道”“教化”和以“美”为核心的“修身”“怡情”,以及以“真”为核心的“求真”“求变”。追求和弘扬“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也是中国文艺评论延续至今的学理传统和现实需求,这一主导思路理应引领文艺创作与评论,从因文化生态而发生整体动荡演变为趋向于因技术更新带来的多元共生状态。以此为境遇和前设,面对人工智能的强势浸透,文艺评论应当彰显强大的气场,凸显“三个作为”,不回避、不露怯、不缺位,起到引领、统摄和感召的作用。
首先,主体作为。现有的各类文艺评论相关管理机构和团体,更多的职责与使命是针对传统的文艺样式,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建构和逻辑推演。近年来,面向新的文艺产品,管理部门扩容、转向的态势渐趋鲜明,管理职能也有所延伸,但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导致的结果是,对于网生代文艺品类的关注多,研究少;批评多,引导少。同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艺类刊物几乎全部定位为传统文艺研究,鲜少专属新生文艺评论的刊物,而在传统刊物中,又鲜少专属新生文艺评论的栏目。因此,文艺评论总体性、一元化的局面亟待转换和塑形。
其次,主动作为。与新生文艺样式紧密相关的知识、科学、理论层面的话语体系建构,统摄和引领着相关文艺评论的基础生成与范式转移,前者一经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格局,后者方能开启“知识型”的归纳与梳理。理论语境的“作为”,是文艺评论进行建构性反思的基石。
第三,主力作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文艺新模式,已有不少主流学者从宏大的审美、伦理、技术与艺术融汇等角度进行理论探讨,但其规模和数量相当有限,其传播效力与创作传播一线尚且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重要的、颠覆性的评论完全无法达成“指引”的功效,因而活跃在网络文艺评论现场的都是自发出现的原生态群体,正如伊格尔顿所言:“如果理论意味着对我们指导性建设进行一番顺理成章的思索,那么它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可或缺。”
从正本清源到海纳百川:体现文艺评论非凡的气度
作为创作背后的思想支撑,文艺评论须从外缘的变化影响与内在的审美里路进行共同阐释,方能抵达规律性的、共通性的隐秘核心。这就需要评论从比较的立场出发,脱离一味的批判与排斥,更要摆脱“传统即是高雅”的固有思维以及既有文艺理念的逻辑折射,以全新的视角、兼容并收的心态,客观面对新媒体技术不断突破带来的变形与改造,厘清人机协作的优势与弊端,以坚守文艺创作的初心和情怀,关注与重审网络文艺的旨趣及其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所产生的新的可能。这也需要从三个环节真正做到“有为”。
首先,理论有为。无论是中国古典文论,还是西方无论,数千年的文艺理论作为一套整全的系列理论,为文艺评论的勃兴与繁荣提供了成熟的话语体系。然而这一体系是否适宜于新技术下的创作个案或集体现象,是一个有待勘测的话题。事实上,不管这一思想装置可否嵌入新的创作事实,对其进行研究与深入探索并形成新的研究路径、取得新的系统性理论成果,都是至关紧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