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随着机器人革命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成为电影学者关注的重要元素。如《禁忌星球》中头部呈半球形,里面的灯可以发光的机器人“罗比”,《2001:太空漫游》中闪着红光的无实体程序“HAL”。《星球大战》中头装微波发射器的金属人型机器人“C-3PO”和拥有三条腿的金属非人型多用途机器人“R2-D2”,《终结者》中穿着性感皮夹克、金属内骨骼覆盖着人皮的机器人“T—800”以及第一个CG主角机器人“T—1000”。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黑客帝国》中虚拟程序“母体”。在美国科幻电影中众多经典的人工智能形象,一方面,以高品质的视觉特效呈现出资本主义市场的艺术商品属性。另一方面,机械文明和人类文明相碰撞的虚幻场景中,人类以自我作为出发点,做出自我反省式的思考一、人工智能形象“电影形象,就是银幕上出现的形象。”人工智能形象可以理解为银幕上的形象。但是如果从电影艺术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和特征以及我们对它的要求来说,电影形象绝不止于能够或已经拍摄在银幕上的形象。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就像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黑客帝国》中的“母体”,在银幕上并没有具体的物化载体,但是它们这一形象正是以其不可分解的整体性成为叙事原动力,这个形象的每个细小的构成因素也能表现出整个作品质以及体现社会映射。银幕形象所体现的众多特征,比如具体、鲜明、动作、生动的视觉形象。其中动作是指采取的行动,不是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形体的举动,而是追求理想的行为。“天网”“母体”是为统治人类而做的一系列行为。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所以它们也是人工智能形象总的来看,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人工智能型机器人外形物化的表现载体机器人。另一种就是智能计算机机器,即利用计算机程序而设计的程序人。二、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演变历程在电影史中,最早出现机械装置是1897年梅里埃《小丑与机器人》(TheClownandtheAutomaton,法)里面科学家的自动装置把一个小丑搞的晕头转向。早期电影中机器人被当作幽默搞笑的来源,它们的出现是科学家对发明创造极大兴趣。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1920年《月球之旅》,从地球飞向月球,打开了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的太空题材。科幻电影史最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玛丽亚这一角色是科幻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德国,1927),最早创造在戏剧中心地位的自动机器人,该机器人为女性机器人,它具有一个流线型的人体,浑身都泛着银光。他被科学家打造成了一个大都会工人阶级的一个圣女般的电影精神领袖,她鼓动工人们进行暴动,意欲摧毁权贵阶层的都市电影里机器人不可摧毁的特性在这里得到继承,同时也代表了充满未来色彩的机械化各种可能性,包括了未来奇观、劳资关系以及机械化的威胁等主题。飞侠哥顿|美国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变化,以及形象演变的内涵
文章插图
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科幻电影中创造出了机械人类的形象虽显得较为幼稚和简单,《飞侠哥顿》(FlashGordon,美,1936)中冷血魔王统率下的一批机械卫士中的钢铁杀人机器。机器人在30、40年代的美国电影中的缺席,与当时整个文化倾向朝着战时状态有关,这一时期的科学家形象都着迷于军事技术。这期间电影大多与当时的战事议题相关,比如疯狂科学家、原子弹、布满了科学怪物科幻片,不同寻常的科学怪物等。人工智能形象除了出现在《飞侠哥顿》、《神秘博士撒旦》和《巴克·罗杰斯》系列,要等到50年代才再次登上银幕上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