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AI 与「制造」的联姻、冲突与破局( 二 )


两百多年前和现在如此相似,只不过蒸汽机变成了以AI为代表的机器人。
在西南证券某分析师看来,AI对制造业的影响,大体可以从成本效率、生产要素的再分配以及产业链的调整三个方面来解释。
在成本和效率方面,AI带来生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使得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人力及管理成本削减,机械化作业带来规模收益,产品的议价能力更强。
但在初期,企业的改造成本较高。
从生产要素投入上讲,技术要素将比劳动要素更重要。机器代替人工,人力成本将得到控制,但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研发或购买机器(技术服务),比如对机器的维护、管理等,这将导致对技术要素的投入会更多一些。
对于产业链而言,AI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生产制造商的影响以降本增效为主,下游的经销商则可以通过大数据、AI分析等掌握市场动向,迅速调整供应、营销策略。
“这实际上催生出了柔性供应链,和电商的C2M模式很接近。”
例如,在某一季度,市场对于某一商品的需求不断上涨,通过数据分析,如果这种需求在未来几个季度都存在增长空间,那么经销商会加大对该商品的进货需求;中游生产商获得更多订单,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也会扩大生产规模。反之亦然。
“整个产业链上的生产、销售变得更加灵活。”该分析师表示。
不过,虽然AI对制造业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自2015年以来,智能制造一直被提及,但进展并不顺利,许多企业的“智造”仍旧是以单一的设备或生产线的智能化为主,并未全面铺开。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深层次问题:智能制造,究竟是以AI,还是以制造为主导?
AI+制造 Or 制造+AI智能制造,分智能和制造两部分,不论是“AI+制造”,还是“制造+AI”,本质目的是相同的。但业界对于谁为主导,却有不同。
以AI公司为主的技术商认为AI是主导,智能制造的核心是通过AI 技术实现生产、管理和经营的智能化,进而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属于技术导向。
以制造业为主的厂商认为,AI固然重要,但制造业本身才是基础,没有基础,技术就失去了载体;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制造业的“智能化”,属于产业导向。
这两种导向从根本上来讲,是两类厂商对于话语权的争夺。
话语权往往关系到议价能力。
一位某厂商的采购经理告诉AI掘金志,他所在的公司本打算引进某AI公司的智能化改造方案,但报价太高,远超预算,而且降价空间很小,因此就搁置了改造计划。
但在AI公司的人看来,这样比较高昂的报价很正常,“设备成本高,价格自然就高上去了,并且公司需要做定制化,设备的保养、维护、售后技术支持等都要花费。”
一边是购买力不足,渴望降价;一边是技术变现压力大,拒绝降价;两者形成了对峙,久久僵持不下。
“哪个主导,哪个就更有优势,就能拿到议价权,但这场较量还没有分出胜负。”该分析师认为,这样实际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是智能制造未能规模化铺展的根本原因。
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两种导向,也涉及到商业模式的区别。
AI企业大多做的2B业务,而制造业企业则以B+C为主。
在AI企业看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要增效,其次才是降本。因为增效带来的收益可以弥补成本,并且AI产品、设备、技术的成本很难降下来,但AI带来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的削减,是降本的核心内容。
但制造业企业的观点却有差异,制造业市场非常成熟,竞争很激烈,对性价比追求极高。比如,某条生产线要达到什么水平,出货量、良率保持多少,年产值、折旧、损耗,回本周期等等,最重要的是单位产品的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才能扩大其利润空间,这才是降本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