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背景包括哪些方面 创业背景是什么

科技成长型市场是目前的中长期维度,行业趋势是最确定的方向 。
本刊特约作者周/文
7月13日,a股市场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 。
当日9时40分左右,上证指数报3559.72点,创业板指数报3560.46点,这是创业板指数发布11年来首次超越上证指数 。与此同时,科创50指数盘中也创下1621.71点的历史新高 。虽然上证指数在被超越一段时间后继续强势,而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则大幅下跌,但此时此刻的定格,是a股市场近年风格转变的真实反映 。
事实上,2019年以来,创业板指数持续飙升,2019年上涨43.79%,2020年上涨64.96%,2021年上涨约18% 。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分别为22.30%、13.87%和2%,明显落后于创业板指数 。
在一度超越上证指数的创业板指数背后,其权重股的科技成长属性成为关键 。2021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中,CATL(当代安普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亿纬锂能涨幅均超过50% 。上证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大多分布在金融和能源板块 。这些传统蓝筹股自2021年以来普遍表现不佳,最大的权重股贵州茅台年内仅增长0.21% 。
对此,国信证券表示,市场资金明显集中在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 。相反,一些传统经济板块长期被低估后,连估值都会又新又低,没人在意 。事实上,从全球股市的表现来看,上述现象绝不是a股的特征,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情况,并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这背后,整个市场的基本逻辑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已经开始失效 。
国信证券解释称,传统自上而下框架的最大逻辑前提是需求的变化是影响企业盈利弹性的最大变量,因此名义经济增长的波动导致经济周期和板块轮动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名义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一直在减小 。名义经济增长率波动消失后,决定上市公司利润的最大变量不是总需求,而是成为供给侧变量,如集中度提高、科技创新创造新产品、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拉大等 。与总需求的变化相比,这些都是趋势缓变量 。因此,趋势一旦形成,盈利周期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升或下降,由此产生的板块超额回报时间也会很长 。这也意味着,理性的价值投资者将不会太在意其短期估值,而会更在意其长期趋势 。
展望未来,除非产业趋势发生较大变化,如名义经济增速再次回归高增长、高波动,估值分化可能是一种正常状态,新的估值分化中心将高于之前 。只有估值高点或低点可能是交易机会,短期修复或调整,但很难形成趋势机会 。
国信证券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旧动能的迭代转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海外国家的历史经验也表明,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陆续出台,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和技术创新投入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正在迅速赶超发达国家,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
与美国纳斯达克类似,中国双创板也承担着同样的使命 。
国泰君安证券也认为,后疫情时代,在供需缺口核心和产业发展势能变化的驱动下,科技成长的市场不仅仅是风险偏好推动下的短期情绪化产品,而是当前中长期维度和最确定的产业趋势方向 。
增速为王
ize:15px;">2021年年初至春节前,市场延续了过去一年的大盘成长核心资产占优的趋势,2021年2月份之后风格发生变化,中小盘风格开始逐渐回归,价值风格阶段性回归,春节之后,小盘价值显著跑赢 。但是更准确的,2021年是高增速的风格占优 。
招商证券认为,对于大小盘风格来说,盈利增速是最重要的变量 。2020年由于疫情爆发,经济面临较大的困难,虽此后经济从疫情中逐渐改善过来,但整体来看,市值越大的公司业绩增速越高,沪深300指数显著优于中证500及中证1000 。而到了2021年一季度,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上行,反过来中证1000增速最高,其次是中证500,最后是沪深300 。随着一季报的不断披露,2月中旬市场逐渐开始意识到中小公司也可以有很高的增速,预计2021年全年中证10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增速均会在50%以上,相比较之下,沪深300指数的增速却有所回落 。
招商证券表示,对于大小盘风格来说,盈利增速是最重要的变量,2021年2月以来,A股整体盈利增速大幅提升,很多中小二三线高增速标的被挖掘,风格偏向中小风格占优,目前来看,半年报业绩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三季度后增速将会明显回落 。因此,在三季报公布之前,预计市场仍然以增速为王,不断挖掘中小市值优质增长标的 。
基本原理是,中小型公司业绩弹性较大型公司更大,当盈利在下行周期过程中,中小型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差,而大型公司则拥有更加稳定的业绩 。因此在经济处在上行周期的过程当中,中小型公司理论上增速会非常高 。如此以来,投资者会在高增速的公司里面选择经营业绩改善的公司,看起来中小风格会相对占优 。
同样,方正证券对A股历史的回溯研究也显示,2009-2015年三轮小盘成长行情中,基本面表现对板块景气度均形成有力支撑,业绩端改善幅度越明显,行情演绎时间越持久 。从业绩端表现来看,历史上三轮小盘成长行情演绎期间,小盘成长业绩端均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改善,改善幅度优于同期整体市场表现,表明基本面对板块景气度形成了有力支撑 。
具体来看,根据方正证券的研究,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A股迎来长达18个月的小盘成长股行情,行情期间小盘成长指数的ROE逐季递增,从2010年三季度的10.90%上升至2011年三季度的13.75%,同期万得全A的ROE水平由16.10%小幅下滑至15.91% 。
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小盘成长行情期间,小盘成长指数的ROE边际改善明显,从2013年一季度的8.75%上升至2014年一季度的10.91%,支撑本轮行情持续演绎15个月 。
2015年1月至6月市场再次出现持续半年的小盘成长行情,期间小盘成长指数的ROE由一季度的10.10%上升至10.45%,同期大盘成长指数的ROE由19.04%下跌至18.11%,万得全A的ROE由12.50%下跌至11.52%,小盘成长的盈利情况明显优于同期市场整体水平 。
方正证券表示,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相较于市场整体,小盘成长风格在三轮行情期间也是边际提升最显著的 。
具体来看,2010年在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和苹果产业链兴起的催化下,小盘成长板块业绩端出现明显修复,归母净利润增速由2009年三季度的-0.88%上升至2010年一季度的70.71%,同期万得全A的归母净利增速由-3.19%上升至62.53%,尽管小盘成长归母净利增速于2010年三季度回落至43.75%,但仍高于同期35.34%的市场整体水平 。
2013年在移动互联网爆发推动下游产业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小盘成长板块再次实现业绩端的显著改善,归母净利增速由2013年一季度的-6.56%上升至2013年四季度的11.60%,而同期大盘成长归母净利润增速维持在8.0%左右 。
2015年在“互联网+”向全领域渗透及内容领域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小盘成长板块业绩相较于大盘优势明显,2015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小盘成长的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18.97%、25.28%,同期万得全A同比增速仅为2.82%、6.41% 。
对于本轮小盘成长行情,方正证券表示,疫情冲击下确定性被市场充分定价,而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处于有韧性的下行阶段,叠加流动性环境的中性偏暖,成长性是市场超额收益的来源 。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经济复苏的不稳定和政策方向的不可预测使得确定性在2020年的A股市场上被充分定价,大盘成长作为业绩最稳定且兼具高增长特点的风格,在疫情时代被资金给予高溢价 。而2021年春节后机构资金入市速度放缓,市场由增量资金入市向存量资金博弈的倾向明显加强,叠加经济有韧性地下行和流动性保持中性偏暖格局的背景下,市场对高景气行业的追逐态势显著,成长性成为市场的稀缺资源,同时也是市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而小盘成长业绩的高弹性使其在2021年二季度以来持续跑赢 。
业绩方面也支持小盘成长风格的走强——根据中报业绩预告,小盘成长上半年业绩增速明显领先其他风格 。
截至7月10日,A股共有875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根据方正证券的统计,2021年上半年,小盘成长风格归母净利润的两年复合增速为109%,远高于大盘成长(60%)、小盘价值(54%)、大盘价值(39%) 。
就2021年全年而言,根据分析师的预测,2021年小盘成长风格同样具备明显的业绩优势,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其他风格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小盘成长风格的预测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速为66%,远高于小盘价值(42%)、大盘成长(32%)、大盘价值(9%),小盘成长的业绩弹性明显更优 。
此外,从分析师预测净利润的边际变化程度来看,二季度以来,分析师对小盘成长的盈利预测上调幅度明显,表明市场对2021年小盘成长的高景气预期在不断自我强化 。方正证券选择3月31日、7月10日两个时间点的分析师预测净利润数据作对比,发现二季度以来分析师对小盘成长风格的预测净利润上调幅度为7%,领先小盘价值(5%)、大盘价值(4%)、大盘成长(-1%),小盘成长板块业绩有望在2021年持续超预期 。
方正证券表示,复盘历史上每次小盘成长占优时的情形,无论是2010年苹果产业链的开端、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2015年“互联网+”的渗透,中观层面的高景气往往是驱动行情的核心动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或新应用的出现,并实现以点带面的大范围普及是中小成长股长期跑赢市场的必要条件 。
当前正处于本轮科技周期迎来变革的关键节点,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持续发酵的缺芯困局、华为鸿蒙系统的发布以及VR/AR等下一代电子产品的创新加速有望驱动智能汽车产业链下的新能源车、半导体、5AIOT等中小成长细分领域走出独立行情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中产人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品质也在持续提升,新消费具备长久期与高成长的双重特质,在此背景下医美、化妆品、创意小家电等新消费赛道下的细分领域结构性机会凸显 。
成长扩散
国泰君安表示,过去几年A股核心资产抱团,主要是由于美国流动性宽松利率下行而国内货币增速下行、国内流动性环境相对紧张的周期错位(天时)所致,外资涌入(人和)+国内风险偏好下行+地产压制下居民配置资金入市(地利)进一步驱动核心资产的集中抱团行为 。展望后续,国内流动性中性偏宽松,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已至,叠加国内复苏下景气扩散效应,估值体系有望切换,看好从沪深300到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扩散行情 。

创业背景包括哪些方面 创业背景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国泰君安看来,微观交易层面,过往确定性溢价充分演绎后,当下A股估值体系面临重塑新阶段:经济周期修复新阶段,景气扩散趋势下二三线品种具备盈利弹性优势;分子端盈利、无风险利率、通胀等重要变量更具确定性预期,利于成长风格的扩散行情表现;市场普遍犹疑二三线即使有业绩也给不出估值,但实际并非如此 。单纯按照二三线品种进行划分,基本上可看作市值规模的特定因子,更类似于对大小盘风格切换的讨论,当前时点来看并不具备特殊意义 。实际上从2000-2020年,全A按照营收增速划分区间,每年都以高增长品种收益越强 。
国泰君安表示,在微观市场交易结构恶化的负面影响已被市场充分认知(近年最高)的当下,筹码结构更为健康的成长弹性品种具备重估空间 。
历史复盘来看,成长扩散行情并非由单一变量决定,需要宏微观环境和产业景气优势的配合 。国泰君安通过历史复盘发现,盈利承压+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宏观组合下,市场具备较高的上行可能,且弹性属性的创业板表现突出 。而本轮具备通胀预期高点落地后的风险评价下行、前期拥挤的微观市场交易结构在市场充分认知后进入改善通道、经济修复阶段优质中盘风格上行斜率更快及部分品种量价齐升推动行业内部竞争格局改善等多项条件支持,当前经济预期拐点阶段叠加风险评价下行驱动,本轮成长风格呈进攻属性,后续有望向其他景气二三线品种扩散,且持续性或更强,绝非通常所认为仅在一线品种高估下的阶段内性价比之选 。后续,稳定一线龙头具绝对收益机会,相对收益看弹性二三线 。
国泰君安表示,伴随后疫情时代全球发展格局及中长期产业发展势能的变化,考虑未来两年科技成长新硬件、新产品、新生态的正在到来,科技成长盈利预测出现明确上调 。行业间对比显示,当前科技成长整体具较强景气分位优势,成长风格ROE正处持续向上抬升通道之中,且由净利率的驱动效应突显 。

创业背景包括哪些方面 创业背景是什么

文章插图
国泰君安认为,过去二十年,国内宏观经济转型背景下,经历了从需求侧驱动到供给侧的转变 。过往传统周期制造行业在总量经济中占比的压降,反映到A股上市企业盈利中,是上中游盈利占比中枢的下滑 。按照A股策略传统行业比较框架,过去由需求作为传统基建地产产业链增长核心主驱动力的自上而下的推导思路也开始发生转变 。2015年后,国内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发生及企业过剩产能的出清,意味着传统经济迈入结构转型阵痛期,周期制造板块内部呈现集中度提升,优质公司抢占行业份额的现象,策略行业比较开始更加倚赖于供给侧主导的分析框架 。
而2020年经历疫情后的经济修复进程叠加国内产业发展趋势转型背景下,总量大开大合的时代过去,结构性成长特征更为明显,策略视角而言,需求端权重再度提升 。伴随“国内经济率先确定性修复以满足海外供需缺口+企业在全球市场地位提升+进口替代兑现国内增长份额”三重因素的共振拉动,结合国内加强自主可控与创新驱动转型的大环境,国泰君安认为,过去几年,总量增速下滑+经济周期波动收敛背景下,针对传统经济领域的结构性市场行情已告一段落,跟踪供给侧作为传统产业链主驱动力的分析框架权重或再次降低 。
无论是经济周期向上的共振复苏,还是国内企业在全球竞争力与进口替代与技术变革下国内产业发展优势的提升,从中期视角而言,未来以贡献核心增长力量的科技成长领跑的大时代已至 。且不同于过往由改革贡献的A股互联网繁荣时代,本轮科技成长所涵盖概念更广,更重效率与技术的提升 。
科技周期
国信证券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旧动能”的带动下实现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下行压力渐显,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其实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目标和结果表现,实质上就是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迭代与转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根本还要靠科技创新 。
海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显示,科技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都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产业,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 。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上二十多个创新型国家中,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0%,其中美国和德国更是高达80% 。
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科技创新占经济比重并不算高,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但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在科技创新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国信证券认为,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以新能源、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产业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5G为代表的产业革新更是见证了中国科技从追赶到领先的跨越 。往后看,在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强、社会氛围热情高涨、积累成果不断显现的情况下,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仍将不断增强,并为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
天风证券表示,从中长期维度来看,产业周期和景气度是决定科技股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从过去20年的回顾来看,科技板块每一轮大行情的展开都与产业周期的支撑密不可分 。在每一轮科技板块大行情启动前,往往都会看到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同比增速的持续走高,对应背后的逻辑就是产业周期的更迭 。
在2009-2010年附近,随着3G产业周期的到来,智能手机开始逐步对传统的手机进行替代,对应以歌尔股份为代表的中小板指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而在2012-2015年,随着3G产业周期向4G产业周期切换,内容端逐步开始向视频端过渡,手游、自媒体等应用端领域受益,对应以掌趣科技为代表的创业板指获得超额收益 。随着2019年4G产业周期向5G产业周期开始切换,5G引领新一轮科技浪潮,从硬件建设->软件内容->应用场景这个产业链的传导过程,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新引擎,也成为科技板块未来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
天风证券表示,追逐高景气是A股市场不变的“哲学”,研究发现,渗透率在5%-30%,是戴维斯双击的最佳阶段,比如当前的新能源汽车 。在此过程中,任何宏观外部冲击,可能都是再配置的机会 。
从当前的5G产业周期产业链传导来看,目前正处在中游硬件端向下游应用端传导的过程中,叠加中美对抗引发的核心技术国产化逻辑,中游硬件端景气度要远远高于下游的应用端和上游的通信传输端,对应电子板块景气度要好于计算机,超额收益也要更高 。
中信建投同样看好科技成长标的的投资主线 。首先,近些年中国高端制造业确确实实正在发生着产业变革,新能源汽车、5G通信、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带动了诸如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其次,2020年全球范围内爆发疫情,国内由于对疫情管控得力,且有强大内需支撑,率先恢复经济,相比之下海外国家经历了漫长的疫苗接种,同时还有变异毒株带来的疫情反复,海外供给收缩,国内高端制造产业迎来绝佳的进口替代机遇 。因此,拥有核心技术和广阔进口替代空间的高端制造企业在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二级市场难得的投资方向 。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新能源汽车是最近几年非常典型的产业变革的案例 。汽车电动化是全球范围内的大趋势,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21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01万辆,渗透率为3.7%,预计到2025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23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59万辆,渗透率达到20%,到2030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5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323万辆,渗透率达到45% 。
2019年和2020年受到补贴退坡和疫情的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换挡,但2021年开始又重拾升势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522.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36.6万辆,渗透率为5.4%;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1年1-5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累计销量85.7万辆,同比增长253.3%,景气度超预期 。
【创业背景包括哪些方面 创业背景是什么】在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的背景下,新能源中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均爆发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以电池环节为例,2021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等龙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均在100%以上;2021-2023年的Wind一致预期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都在40%以上 。
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极大带动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从传统燃料车发展到纯电动汽车,汽车半导体BOM成本将从417美元上升至775美元,其中功率半导体增量为350美元 。一般而言,电控系统占整车成本约20%,IGBT占电控成本的50%,占充电桩成本的20%;MOS占整车成本的2%-5%,应用于电控、车载充电机、BMS、空调控制器、电动座椅等场景 。
2020年初半导体行业迎来周期复苏,已持续一年半 。自1987年起,全球半导体共出现8次调整,本轮调整自2018年12月开始,于2019年12月出现反转,2020年一至四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6.86%、3.84%、5.73%、9.55%,自二季度来逐季加速,2021年景气趋势进一步增强,一季度同比增长17.77% 。
中信建投认为,本轮周期和2017-2018年不同点在于:2017-2018年周期下,经销商囤货现象较为严重,2019年行业整体去库存,而本轮经销商库存水平很低,主要由下游需求拉动,疫情高峰期已过,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新能源、5G、家电、工控等下游一片向好,景气周期的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 。
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疫情加速了国产替代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18.30%,遥遥领先大部分主要国家,海外经济仍处于缓慢恢复中 。国内经济复苏叠加新兴产业变革,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美国在关键领域对国内技术封锁、加征关税,进一步倒逼国内产业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在国内优异的疫情管控下,高端制造领域优秀的细分龙头将迎来越来越多的进口替代机遇 。
双创崛起
说到科技股,就不得不提及科技牛股的摇篮——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自诞生以来,纳斯达克市场诞生了像微软、英特尔、甲骨文、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一大批科技龙头公司 。截至2021年6月25日,苹果公司市值已经突破了两万亿美元,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公司市值均在万亿美元之上,在所有美股上市公司中市值大幅居前 。
同时,这些龙头公司也享有较为显著的估值溢价 。截至2021年6月25日,纳斯达克市场上中高市值组上市公司估值中位数要显著高于低市值组,300亿美元以上的上市公司组市盈率中位数普遍在35倍以上,100亿-300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组市盈率中位数为19.9倍,50亿-100亿美元上市公司估值中位数为15.1倍 。
从行业属性来看,纳斯达克市场显示出了很强的科技属性,信息技术、可选消费以及医疗保健行业占比超过了八成 。截至2021年6月25日,纳斯达克市场中信息技术行业占比高达52%,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次之,分别占比21%和11% 。
汇集了美国众多科技龙头的纳斯达克在过去几十年表现十分优异 。以1980年初为起点,对美股三大指数进行标准化,截至2021年6月25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了96倍,而同期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在40倍左右 。从年化收益率来看,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1.7%,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则分别为9.4%和9.3% 。
其中,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更是科技股的天下,美国诞生了“FAANG”等众多的科技巨头,在美股上市公司的市值排行榜上,信息科技公司已经牢牢占据榜首 。在2009-2020年的时间段内,科技股的表现无疑是璀璨耀眼的,信息技术板块大幅跑赢市场整体,纳斯达克指数同样屡创新高,2000年底到2020年底,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达370% 。
国信证券认为,这波科技股行情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波行情的驱动力主要是科技公司的盈利大幅增长,特别是2017年以后,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了加速上行 。所以,到2018年底时,虽然科技公司股价确实已经涨了很多、股价确实已经很贵、市值确实已经很大,但市场依然不认为这是一次新的“泡沫” 。
与纳斯达克市场一样,双创板(科创板+创业板)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属性,也担任着同样的使命 。从上市公司市场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7月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共计302家,市值超过5万亿元,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以及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一个行业市值占比便已经接近科创板的50% 。
而发布于2021年6月1日的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则是投资科创板和创业板“双旗舰”的重要代表,这一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标的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双创板块中代表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科创创业50指数覆盖了科创板及创业板总市值(16.4万亿元)的近40%、行业上则集中在信息技术、医药保健以及部分新型制造业,从行业主题上看对于“尖端科技制造”的导向较为明确,是“双板”的“科技强化”版 。
中金公司认为,科创创业50指数的行业构成体现了鲜明的新经济及科技创新特色,在中国新老经济动能转换、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科创科创50指数有望成为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科创成长风格指数 。市场也对代表“双创板”的科创创业50指数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与预期,目前,科创创业50指数PE(TTM)为82倍,高于同样属于成长风格指数的科创50指数(75倍)、创业板指(62倍)、中小100指数(32倍) 。
国信证券也认为,科创创业50指数集中分布在医药、工业以及信息技术三大行业,创新成长属性突出,同时由于对市值的要求,指数网罗了双创板上大量的优质科技龙头公司 。科创创业50指数代表着当前中国顶尖的科技力量,指数的成长性以及盈利表现也要显著优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兼享成长和龙头估值溢价 。
从2021年一季报数据来看,科创创业50指数一季度利润增速高达122%,而同期上证指数利润同比上涨45%,创业板指利润同比上涨94%、全部A股利润同比上涨54%,均不及科创创业50成份股的表现 。即使是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科创创业50指数基本面仍有不错的表现,2020年一季度利润同比正增长14%,与创业板指持平,到2020年二季度,科创创业50指数的利润同比增速快速上升至56%,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指数 。
同时,国信证券的研报还显示,回溯基期以来的市场表现,可以发现科创创业50指数弹性要显著高于其他主要的市场指数 。

创业背景包括哪些方面 创业背景是什么

文章插图
2020年以来,A股市场主要经历了四轮快速的上升行情:一是在2020年2月,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带来的悲观情绪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快速释放,市场调整一步到位,随后开始强势反弹;二是2020年3月底至7月中旬,海外各国为应对全球新冠疫情、稳定金融市场情绪推出了一系列极端宽松的政策,资本市场陆续从2020年3月中下旬开始触底反弹,7月初A股市场加速上升;三是2020年底至2021年年初,短端利率下行、流动性微调放松叠加经济复苏,市场出现“股债商”三牛;四是2021年4月至今,市场在经历充分调整后重回上涨趋势 。
在这四轮上涨行情中,科创创业50指数反弹幅度均要显著高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 。截至2021年7月2日,从2020年年初至今,科创创业50指数累计上涨幅度达到115.9%,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为15.4%,创业板指上涨了85.4%,万得全A涨29.2% 。
2020年初以来,截至2021年7月2日,科创创业50指数年化收益率高达69.6%,远好于上证指数(10.3%)、创业板指(52.8%)、万得全A(19.2%)等主要市场指数,充分体现科创创业50指数成份股的高收益性 。期间,科创创业50指数最大回撤为25.6%,略高于创业板指的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