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 , 小雷评测了市面上的一款miniLED显示器 , 对于这种新的面板技术带来的体验提升也算是有所体会 , 不过你知道吗?miniLED其实只是某项显示技术的简配版 , 它并不是业内公认的IPS及OLED面板的未来继承者 ,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继承者呢?
或许对显示领域有所了解的朋友已经猜到了答案 , 没错 , 就是microLED , 它被誉为下世代最强的显示技术 , 但是直到现在都无法大规模上市 , 仅有三星推出了一款售价高达105万元的产品 , 注定与普通人无缘 。
图源:Pocket-lint
不过 , 或许在明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价格更亲民的microLED显示器了 , 京东方近日宣布 , 已经成功研发出可以商用的microLED芯片 , 并且在波长均匀度、性能、良率等方面都已经通过多家企业的验证 , 目前已经小批量对外供应 。
不仅仅是芯片 , 京东方在microLED像素器件 , 也就是显示面板上也同样取得了突破 , 在10月份成功实现上屏点亮 , 目前已经实现了样品屏幕的动态画面显示 , 研发进度顺利 , 京东方表示有信心在明年小规模量产 。
如果京东方成功攻克microLED技术 , 那么将会成为继三星、LG、索尼等少数几家企业之后 , 中国第一家掌握相关技术的企业 , 意味着京东方已经与三星、LG等头部显示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
当然 , 能否量产还得看明年的研发进度 , 从实验室到产线是microLED技术最难的一道关卡 , 难度要远大于OLED和miniLED的量产改进 。
microLED为何难以量产?即使是在该领域进展最顺利的三星与LG , 目前也仅仅是能够小批量生产microLED面板 , 并且成本及良率都不算乐观 , 以至于三星的110寸microLED电视要价高达105万人民币 , 作为对比索尼的100英寸巨幕电视售价也已经降到了10万元左右 。
接近10倍的价格差距 , 让microLED电视如同空中楼阁一般 , 可望而不可及 。 为何microLED如此难以量产?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将巨量的微米级LED单元整齐排列到柔性基板上 , 并且保证这些单元可以正常发光而没有损坏 。
【京东方|明年量产microLED,京东方即将“弯道超车”?】
图源:hangjianet
这项转移技术被称为“巨量转移” , 目标就是将数以万计的微米级LED单元转移到基板上 , 这些微小的单元只要损坏一些 , 在显示面板上就会出现一个“坏点” , 导致整个面板报废 。
如果觉得难以理解 , 那么不妨将microLED面板的制作过程想象成CPU的制作过程 , 两者在实现方式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通过单元的排列来完成产品的生产 , 一个microLED就像一个巨型的CPU核心 , 只不过它的目标不是计算 , 而是显示 。
熟悉半导体技术的朋友 , 应该知道CPU的良品率其实并不算高 , 经常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部分区域的单元损坏无法使用 。 一般来说 , CPU工厂会将这部分晶圆区域屏蔽 , 然后将其放入下一级的产品线中 , 以英特尔为例 , 一块晶圆中完好率最高的部分会用来制作高端的i9系列处理器 , 次一级的则是i7系列并以此类推 。
所以你买到手的i5处理器 , 或许就与i9系列出自同一块晶圆 , 半导体企业通过这种方式 , 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晶圆的每一个区域 , 让CPU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 , 否则我们现在买到的CPU价格或许要翻倍都不止 。
而且 , CPU单元即看不到也摸不着(除非开盖) , 即使损坏率有区别 , 很多时候仅仅是体现在超频性能上的些许区别 。 但是 , microLED面板的单元如果损坏率达到一定密度或是数量 , 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面板报废 , 需要重新制作 , 因为有坏点的显示面板显然无法对外销售 。
- 据TweakTwon报道|外媒:NS出货量将于明年3月超越PS4 成最畅销主机
- Java|明年5月31日起,Quest将强制多人VR应用统一应用内举报系统
- 按照Intel之前的说法|amd明年推出十四代酷睿处理器,十四代酷睿处理器大幅超越
- dram|国产内存新突破!长鑫17nm DDR5规模量产,追上三星、美光?
- 高通推出骁龙8+芯片,明年中端机会接替骁龙870位置
- 酷睿处理器|AMD偷笑:明年十四代酷睿不上台式机,Intel又要挤一管牙膏
- 龙芯|龙芯12nm新芯片明年发布,性能提升60%,仅落后英特尔2年了?
- 特斯拉德州超级工厂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开始Model Y的量产测试
- 特斯拉柏林工厂预将于12月开始生产,量产后每45秒可生产一辆新车
- FAA环境评估年底才能完成,SpaceX星际飞船轨道首飞推迟到了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