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手工活外发厂家,手工插花外发加工

来源:央视
央视网消息(采访人员宏恬):从大石山区的土坯房到现代化的高层社区,从崎岖的土路到整洁的街道,从干旱少雨难以饮水的山区,到24小时供应自来水的新房,得益于扶贫搬迁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新市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走进镇安县东部集中安置区,壮、汉、瑶、苗等民族在社区广场的舞台上载歌载舞,周边社区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拆迁户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提升,正如“龙安”所暗示的:繁荣发达,长治久安 。
“为了让拆迁户更好地融入新生活,我们承诺让拆迁户在城市有家,子女有学历,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份工作 。”隆安县副县长陈说,“随着这三个‘一’的实现,我们也完成了县城的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下山进城,农民变工人
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做好华东集中安置区5847户24423人的扶贫搬迁“后半段”,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问题 。隆安县后续产业大力帮助农民转为产业工人 。
它离旧县城只有一条河 。早在规划中,镇东集中安置区就是新县城的一部分 。它位于片区核心区域,距离工业园区仅两公里,与老城区融为一体,与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 。
以前能在村里带孩子的苏,自从搬家后,已经在工厂工作了三年多 。“每天工作8个小时,我骑自行车回家能坚持10多分钟 。在这里工作后,我学到了很多,每个月能有3000多 。收入,以及五险保障,都相当令人满意 。”

插花手工活外发厂家,手工插花外发加工

文章插图
“10年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同样在工厂工作的曾伟感受更深 。“以前家里会漏雨,耕地少 。种植玉米等作物是自给自足的 。”因此,从2008年开始,他一直在深圳工作 。“搬到这里后,你将不再担心生活问题 。只要你想工作,就一定有机会 。”凭借勤奋和业务的提升,曾伟一直是工厂发泡组的副主任,他的父母也在打零工 。这个家庭的收入翻了两三倍 。
镇东集中安置区以扶贫车间为产业对接和脱贫攻坚的抓手,引进57家企业,其中扶贫车间28家,具有劳动力密集、配套设施完善、政策优惠等多方面优势 。鼓励企业吸纳搬迁群众就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基本满足搬迁群众就地就业创业需求 。
在家接单,送工到点
插花手工活外发厂家,手工插花外发加工

文章插图
“我以前在村里种香蕉和南瓜 。现在老了学不到别的东西了 。我也担心如何在城市生活 。”年近50岁的马当成,从古滩乡一真村搬到镇东集中安置区后,一度为生活发愁 。“通过社区‘梁潇送’的安排,我们可以每天在家门口接收农业基地的招聘信息,或者是我们熟悉的修剪、摘果等农活 。社区安排特殊交通,按天算钱,从不拖欠 。”
马立克党城,50岁左右还习惯干农活的拆迁户,普遍存在技能低、进厂难、找工作难等就业问题 。镇东集中安置区有800多个这样的不稳定就业群体 。
镇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安置区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主动寻找农业基地等 。一方面,他收集了各种就业情况
【插花手工活外发厂家,手工插花外发加工】“每天早上5点,我们开始组织工人集合,用专车送到基地 。”安置区就业服务站主任梁佳说,“通过近一年的运营发展,服务站成立了8个小组,每天帮助搬迁群众增收100-300元,有的职工从短期工变成了长期合同工 。”据介绍,就业服务站通过“企业送订单、小区送订单、社区送订单”的模式,组织了380批次2.8万余人到县内农业企业基地务工,有效解决了“五六零”群众的就业问题 。
“这种工作方式比较自由,可以自己选择工作时间 。我们夫妻也能照顾家庭 。”解惑后,马当成对搬迁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动力 。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责任感,他现在是负责组织工人的团队的领导者 。
插花手工活外发厂家,手工插花外发加工

文章插图
对于60至80岁仍想工作的老年居民,安置区还开设了夕阳幸福工坊,提供手工插花技能培训、生产加工等 。每天近40人在田间生产,也可以选择在家加工生产 。“我每天接孙子去上学,业余时间来这里,一天能做100多朵手工花 。有工作很好 。”63岁的魏凤祥搬到这里两年多了,工作的时候认识了很多新邻居 。
安置区积极组织多部门联动,通过建立就业服务站,与农业企业有效合作,既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又实现了劳动力就业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