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生鲜生意不好做,无印良品为何也要凑热闹?( 五 )


无印良品|生鲜生意不好做,无印良品为何也要凑热闹?
文章插图

2015-2019财年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画营业收入,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从2019年开始,无印良品其实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根据2020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19年,虽然无印良品2019财年营业收益增加290亿日元,但净利润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并且,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同店销售首次出现下跌,下跌率达到2.2%,粉丝们正在加速离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0年,无印良品受疫情影响,营业收益直接腰斩,亏损186亿日元。不仅中国市场业绩不见起色,无印良品在欧美市场也是每况愈下。去年7月10日,无印良品在美国的子公司不得已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也间接反映了其母公司的经营困境。
定价虚高、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加之中国本土市场的快时尚品牌崛起,这都成为无印良品业绩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
面对强敌环伺的中国市场,无印良品曾不得不多次用降价的手段来刺激业绩的增长。但在经历了11次降价之后,其在华业绩至今也未出现大幅提振。
其实除了价格调整之外,无印良品也进行了其他新业务尝试。比如通过如咖啡、酒店、餐厅的布局,利用更多场景去刺激消费欲望。
2017年6月,无印良品的全球首家专供餐饮的MUJI餐厅在上海淮海路旗舰店内开业,不仅能选购更多MUJI商品,还继Café&Meal餐饮品牌后,推出了售卖快餐轻食的MUJI Diner;2018年,无印良品分别在深圳和北京开设了两家MUJI酒店。
无印良品|生鲜生意不好做,无印良品为何也要凑热闹?
文章插图

无印良品咖啡品牌Café MUJI,图源无印良品官方微博
一年后,无印良品中国首家家装品牌MUJI INFILL上线,继MUJI INFILL之后的2020年,MUJIcom便利店也在北京京东园区首次亮相。
不过,无印良品尝试新业态似乎一直没有在细分领域大展拳脚的野心。虽然其开拓的延申业务品类繁多,但每一类仅有一两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并且也难以大量复制。对于速度、冷链技术、价格和商品质量等的要求都非常高的生鲜业务,也有可能是这种做法。
如今生鲜商超盈利状况不佳,相比盒马、山姆这类老巨头中高端品牌,无印良品的产品价格虽然能与之相媲美,但商品目前没有做到差异化,吸引力不足。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直呼其为“无印良品版”的盒马。
此外,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日系生鲜商超数量并不在少数,没有稀缺性,通过依赖独特品牌调性、装修风格来抬高价格、提高利润也很难。无印良品入局生鲜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对其品牌形象的不断丰富和完整,在创造新收入的同时,更主要是助力品牌形象建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在行业论坛中也发表类似看法。通过他近年的观察发现,单纯卖生鲜食材已不能成为消费者步入零售商超的足够理由,提供类似深加工食品的生活提案会是较好的新型引流商品。无印良品生鲜复合店,恰好踩中了这一点。
尽管业绩增长乏力,无印良品仍提出了一个宏大的增长目标。今年9月,良品计划新任社长堂前宣夫将业绩目标确定为销售额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4500亿日元,实体店铺数量2500个。这一目标甚至直接赶超优衣库规模。涉足生鲜零售等行业或是无印良品达成这一目标的自救方式之一。
推出难赚钱的生鲜业务,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业绩,另外一部分原因或是通过高频次的生鲜业务带来的新客流量,进而反哺无印良品的日用消费品这一高毛利的主营业务。
【 无印良品|生鲜生意不好做,无印良品为何也要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