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周|从工业门类全迈向产业协同强,两大央企“牵手”中的武汉机遇 | 光谷( 二 )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武汉4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上,有一组这样的“大小”关系。全球第一大光纤巨头长飞,孕育了专精于消费类有源光缆的领军企业长芯盛;国产光纤激光器第一品牌锐科激光,孕育了具有激光器核心光纤自研能力的睿芯;全球热成像市占率跃居第二的高德红外,孕育了做红外芯片的高芯科技……
就在上周,武汉市政府发布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各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孵化基地、大企业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优化企业创新成长生态,有梯度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此前,武汉发布加快推进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市总部企业数量突破400家。扶持总部企业的决心之大,力度空前。
两大措施,都旨在提升城市经济创新力竞争力。中小企业重点抓专精特新,大型企业重点抓总部经济,不断提升武汉企业的行业显示度、创新引领度、市场集中度。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认定”,两大措施强调更多的,都是“培育”,支持总部企业提升能级,对增资扩股、投资都有奖励,支持总部企业壮大,经营贡献、发展壮大都有奖励;发展“专精特新”,提出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
武汉一周|从工业门类全迈向产业协同强,两大央企“牵手”中的武汉机遇 | 光谷
文章插图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无尘车间里,一台为芯片做“焊接”的固晶机在工程技术人员操控下运转自如。采访人员高勇 摄
“蓄势”:梯次成长机制助力企业登陆北交所
本周,作为首批登陆新三板精选层企业之一,武汉企业微创光电拿到了进军北交所的“准入券”,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我们在政府积极推进和引导下走入资本市场,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微创光电董秘王昀说,这家企业深耕视频监控领域20年,监控平台软件管理全国高速路网里程数已近两成。
2012年时,全国超过40家高新区在争取新三板,经提前谋划、超前准备,继全国首个试点园区中关村之后,国家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新三板”扩容的试点申请,微创光电成为试点后首批挂牌企业。
此后,新三板运用市场化机制遴选不同层级的企业,形成“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的三层市场结构。2020年微创光电又成为新三板首批32家精选层挂牌企业之一。
如今,北交所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光谷迅速组织企业开展针对精选层的培训,并很快组建了北交所上市企业后备库、培训北交所上市专员。微创光电又成为“首批”。一路走来,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绝非“撞大运”,而光谷也绝非“押对宝”这么简单。
微创光电正是光谷11年培育的1300只“瞪羚”中的一只。东湖高新区按照“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梯次培育路径,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成长机制。微创光电从“瞪羚”梯队“毕业”后,继续征程,而现阶段,光谷还有500余只个头不大,却跑得快、跳得高的“瞪羚”。
上周刚发布的《2021年光谷瞪羚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光谷,瞪羚企业数量由最初的30家增至今年的502家,11个年头增长了16倍。最近3年复合增长率排名前十的瞪羚企业,增幅起步都在248.2%以上。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光谷瞪羚加速成长,已成为“潜在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军。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