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周|从工业门类全迈向产业协同强,两大央企“牵手”中的武汉机遇 | 光谷

武汉一周|从工业门类全迈向产业协同强,两大央企“牵手”中的武汉机遇 | 光谷
文章插图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低温厅工作。采访人员高勇 摄
本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将在汉举行,包括东风公司、中国信科在内的诸多领军企业将参与其中,交流行业前沿发展经验。而就在不久前,在汽车芯片的另一个领域——功能芯片上,东风与中国信科两家企业在汉携手攻坚。
这是两家在汉央企在产业协同上的一次有益探索。在产业链的复杂网络中,有一些关键节点,决定着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工业体系的自主性、完备性和发展质量。通过产业协同,能够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对于打通这些关键节点至关重要。
【 武汉一周|从工业门类全迈向产业协同强,两大央企“牵手”中的武汉机遇 | 光谷】武汉正在努力的方向是,营造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环境,做“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优”的沃土,让“顶天立地”和“专精特新”携手成长,把产业发展的“筋骨”练就得更坚韧强健。
武汉一周|从工业门类全迈向产业协同强,两大央企“牵手”中的武汉机遇 | 光谷
文章插图

11月3日,微创光电二楼生产车间摆放着成箱的原材料,生产人员正在对公司产品进行组装和测试。采访人员周超 通讯员杨潇 摄
“携手”:在汉央企共同攻克“卡脖子”难题
东风与中国信科合作的这种“功能芯片”,大到车身控制与动力总成,小到雨刷、车窗、车锁和钥匙、安全气囊等的控制单元,都离不开它。比如,一辆燃油汽车生产需要20-50颗这种芯片,而新能源车更多。
为确保汽车芯片供应链安全可控,东风公司一直在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合作者,攻坚这种功能芯片。
这次,他们找到了同为总部在汉的央企中国信科——信息通信产业“国家队”。与东风合作的,是中国信科下属企业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后者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第9研究室、烽火通信微电子部,一直专注于光通信芯片的开发,在芯片研发、设计方面积累了多年丰富经验。
两大在汉央企携手,是基于武汉良好的产业土壤,更是区域和企业发挥各自特色与优势的一次主动作为。汽车及零部件是武汉首个千亿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制造业城市,在联合国产业分类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中,武汉涵盖其中的38个。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都必须有强大的产业基础能力作为支撑。多年来,武汉不断建设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光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等。今年以来,武汉还通过制定产业地图“盘家底”,针对产业门类多而不强、经济密度相对较低的特色,明确定位、找准市场。
武汉一周|从工业门类全迈向产业协同强,两大央企“牵手”中的武汉机遇 | 光谷
文章插图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胡圣飞教授带领两名博士生和硕士生正忙碌做高分子发泡材料实验。采访人员高勇 通讯员陈凌 摄
“培育”:惠企新政聚焦“以大带小”构建发展梯队
曾经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可折叠“柔性屏”,如今在生活中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据估计到明年,柔性屏在显示设备的产能份额占比或将达到46%。
在武汉,为华星、天马等做测试的龙头企业精测电子,在汉孵育了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精毅通,后者一举突破了柔性屏前道生产工序中最为核心的检测导通环节,为武汉夯实全球重要的显示面板产业基地地位打深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