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双十一喧嚣过后,复盘电商“三国演义”:下沉、拉新和迷茫( 二 )


直播电商和信息流式改版的成功帮助淘宝继续稳坐国内电商的头把交椅 , 但正如阿里巴巴副总裁汤兴所说:“现有的推荐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 内容和商品的结合一定是个爆发点 , 直播只是第一个爆发出来的 , 未来还会有更多内容化的变化 。 ”如果抓住了下一轮变化趋势的不是淘宝 , 那么他们恐怕就无法高枕无忧了 。

京东 , 线上巨头的实体之路京东是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 , 和淘宝相比 , 其最大的优势除了相对更高的正品率之外 , 就是物流速度 。
京东之所以能够做到次日达乃至当日达 , 离不开其强大的仓储能力 。 目前 , 京东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上千个仓库 , 仓储总面积已经超过了2300万平方公里 , 自营商品SKU超过了900万 。 靠着强大的线上线下同步能力 , 京东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中效率最高的一个 。
这背后体现的是京东这种自营电商和淘宝这类平台的本质不同:前者更像是有互联网基因的实体企业 , 而后者则是单纯的互联网公司 。
支撑起淘宝的 , 是支付宝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阿里云的强大计算能力;而让京东成功的 , 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品、物流园区这样的实体资产 。

虽说京东以互联网商务业务闻名 , 但本质上说 , 这仍是一家根植实体的企业 。 同时 , 他们又用互联网技术反哺实体业务 , 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 。
京东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5G智能物流园 , 并完成了全流程仓储机器人5G化和云端协同系统验证的实验 , 预计会在今年年底规模化5G智能仓储机器人的生产落地 。 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 , 京东的运营效率也一路提升 , 目前其库存周转天数已经下降到了31天 。
京东的实体业务还体现在了制造业上 。
目前 , 京东拥有京东京造、佳佰、LATIT和惠寻等四个自有品牌 , 分别侧重于大众商品、居家生活、运动品牌和下沉市场等领域 。 自有品牌让京东拥有了其他平台上买不到的商品 , 也让京东能在同类型的商品中覆盖更多价格区间 , 据统计 , 2020年 , 自有品牌已经为京东带来了30亿元的收入 。
自疫情爆发以来 ,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已经一次又一次得以彰显 , 京东就选择了一条结合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新型实体”路线 , 刘强东也表示京东是一家“根植于实体经济 , 成长于实体经济 , 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企业 。
京东侧重实体的战略 , 意味着投入高、见效慢 , 但在国家鼓励实体、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 , 从长远来看 , 这还是为京东的发展铺开了更多道路 。

拼多多 , 增长不代表一切作为近几年电商界蹿升速度最快的电商平台 , 拼多多在大众眼中的形象一直有些复杂 。
拼多多第一次集中走入大众视线 , 应该是2018年世界杯的广告 , 扎堆的“洗脑式”广告让它和Boss直聘等品给用户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虽然不怎么好 。
随后 , 诸如“小米新品”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则让拼多多戴上了“假货集散地”的帽子 。 而为了扭转形象 , 拼多多祭出了一大杀招:百亿补贴 。
2019年 , 拼多多率先开始了百亿补贴活动 , 简而言之 , 就是贴钱换口碑 , 在低价的同时保真 , 借此吸引客户 。 此项活动推出之后 , 拼多多的增长速度就如坐上了火箭般扶摇直上 , 2019、2020两年的活跃用户增速都维持在了35%以上 。 2020年 , 拼多多的GMV达到了1.67万亿 , 同比增长达到了65.7% , 增速依旧惊人 。

但与此同时 , 拼多多在用户心中的形象仍然算不上多正面 。
即便百亿补贴保证了产品的真实性 , 但“保真不保新”的质疑从未消散 , 砍单事件也时有发生 。 对于非价格敏感的用户来说 , 还是更愿意去更省心的官方渠道或是京东淘宝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