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破译数亿年前的“无字天书”( 二 )


古老的石头会唱歌
2015年 , 团队首次引入使用显微CT技术 , 对澄江化石中保存的动物三维结构进行无损研究 。 如同医院给病人拍CT一样 , 我们给化石拍CT , 通过X光穿透石头后 , 把保存在石块表面和内部的信息提取出来 , 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一个完整的三维信息 。 研究团队成员刘煜说 。
虽然说显微CT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清楚了解样本的内部显微结构 , 但用显微CT技术扫描澄江化石却是一件破天荒的事 。 刚开始在德国慕尼黑扫描澄江化石的时候 , 根本看不清什么图像 。 刘煜说 , 后来经过数十次的试错 , 我们才明白它只是用到了扫描技术 , 并没有用到图像处理技术 , 所以无法成像 。 经过研究 , 研究人员将扫描化石形成的数据信息拷贝到另一台电脑 , 运用图像处理技术 , 把化石中保存的动物活灵活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
显微CT技术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二维形态学研究局限 , 实现了古生物研究技术上0到1的突破 。 刘煜说:以前无论用针修还是画图等方法 , 都只能从化石表面看到二维的信息 , 但现在通过显微CT技术可以呈现出近乎完整的、三维立体的动物 。
依据CT提取到的可靠信息 , 该团队证实了节肢动物的祖先是增节生长发育的 , 这些全新发现改变了对一些先驱节肢动物类群形体组构以及早期演化模式的传统认知 。
古生物学是冷门学科 , 作为科研人员 , 我们唯有长坐‘冷板凳’ , 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才能慢慢接近它 。 张喜光教授说 , 但是取得成就的那一刻 , 我们是很兴奋的 。
(本报采访人员 张勇 本报通讯员 唐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