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细数双11的9个消费心理学套路( 二 )


这就是「损失规避」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比起得到,大家更怕失去。
用户拿到商品后,这本来就是自己精心挑选的东西,只要商品没毛病,实际上退货的人比较少。关键是这招一出,东西就卖出去了。
双十一活动上,不只是双十一活动,7天无理由退货、送运费险(退货时给你返还运费),基本已成了电商平台标配。
先用后付(先使用,满意后再付款),也是套路。
心理学|细数双11的9个消费心理学套路
文章插图
06 从众效应当你看到一个商品月销超过几十万、上百万人买时,你是不是也会毫不犹豫下单。
当你看到你浏览的商品在热卖排行榜前三时,是不是增加了下单的决心。
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会去做。这就是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从众大大降低了你的决策成本,为你节省时间和心力。
所以电商平台常见的营销策略,月销xxx,xxx在2秒前下单了,xxx获得了xxx元现金,各种榜单…
热闹不已,让你深陷其中。
心理学|细数双11的9个消费心理学套路
文章插图
07 鸡蛋理论宜家的家居商品,很多都是模块化的东西,需要你动手组装下,让你参与到商品的生产中去。这让很多人迷恋上了宜家的东西,也让宜家获得更高的溢价收入。
人们倾向于高度评价他们参与创造的产品,消费者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这就是鸡蛋理论。
鸡蛋理论,也叫宜家效应。
现在的电商平台,特别是食品、家居类,很多都是买半成品,完成80%的工作,剩下的简单的20%让你完成。
让你付出劳动,让你有参与感,让你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更值钱,也让你更愿意为之掏钱。
心理学|细数双11的9个消费心理学套路
文章插图
08 跨期偏好以前,双十一活动,只在11月11日那一天。
现在,双十一活动,从10月底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11月中。
因为大家都不想等到双十一那天,来剁手。想现在就享受双十一的优惠价来剁手。
总体来说,相对于延迟满足,大部分人都有对即时满足的偏好,这就是跨期偏好。
现在的双十一,时间也来越长了。你口袋里的钱,也消耗的越来越快了。
心理学|细数双11的9个消费心理学套路
文章插图
09 迷恋小概率事件我们都很乐意参与这样活动,今天消费满99的用户,参与抽免单活动,活动结束后抽出3名用户。
我们总期望这个幸运能降临在自己头上。
买彩票也是一样,我们总会满心期待自己能中大奖。
【 心理学|细数双11的9个消费心理学套路】万一是我呢?这就是迷恋小概率事件。
电商平台经常做这样的促销活动,来吸引你下单。
最典型的一次是,支付宝曾经有一个【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活动,这个活动的幸运者可以获得全球免单。
心理学|细数双11的9个消费心理学套路
文章插图
双十一或电商平台上,还有哪些心理学或经济学套路。欢迎留言补充。
#专栏作家#岳老三,微信公众号:产品笔记(ID:cpbij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7年产品工作经验,前网易、陌陌高级产品经理。任何商业进化的方向是效率的提升,喜欢用产品思维挖掘事物本质。相对擅长产品分析、产品设计、逻辑思维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