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3年前把饿了么卖给马云,带着上亿现金去打工的张旭豪,后悔了吗( 三 )


虽然这种“笨办法”有效 , 但毕竟不能总用 。
张旭豪就又想了一招 , 带着饿了么到处参加“大学生创业”比赛 。
得不得奖金倒是其次 , 扩大知名度与认可度 , 是他最想要的 。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 , 他认识了“独角兽捕手” , 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 。
2011年9月 , 饿了么接到第一笔投资 , 随后又经历过几轮融资 , 虽然数额不大 , 也算是进入了一种稳步发展的状态 。
可 , 好景不长 。
2013年 , 互联网迅猛发展 , 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 , 外卖行业突然进入爆发式成长 。
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大众点评、阿里淘点点纷纷入场 , 掀起了一场市场抢夺大战 。

虽然与这些“后来者”相比 , 张旭豪属于“元老级”人物 。
但市场才不管你是“先来”还是“后到” , 只看实力说话 。
没上过一天班 , 直接从学生变老板的几位创始人 , 在那些创业前辈面前 , 显然非常稚嫩 。
已经创业6年的张旭豪 , 迎来了第二次艰难抉择 。
03 找准软肋 , 有力回击面对诸多强劲对手 , 拥有2、3百员工 , 估值仅有1亿美元的饿了么 , 决定迎难而上!
张旭豪仔仔细细地分析了几家竞争对手 , 发现实力最强的美团 , 虽然在资本、人才、技术开发方面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 却在地区拓展方面 , 趋向保守 。
发现敌人软肋 , 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攻击!
张旭豪迅速调整战略 , 增加各地区人手 , 并主动挑起外卖市场价格战 , 就为打出一个“名号”!
每次与城市经理开会 , 他都会拍着桌子怒吼:“不要管成本!只要市场份额!” 。
就这样 , 到了2015年 , 混战的结果 , 就只剩下饿了么和美团 。

巅峰对决 , 换句话说 , 就是“看谁更能烧钱” 。
如果你还有印象 , 2015年那阵 , 外卖平台的补贴是真的香!
定个豪华套餐 , 几块钱就能搞定 。
是餐馆大酬宾吗?当然不是 。 这就是平台在赤裸裸地烧钱 。
当时的张旭豪是一边疯狂给补贴 , 一边到处找融资 。
2015年1月 , 饿了么拿到中信产业基金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 。 同年8月 , 又得到一笔6.3亿美元投资 , 估值直接突破10亿美元 , 正式成为“独角兽”企业 。
再看他的对手美团 , 似乎已经“后劲不足” , 只要乘胜追击一把 , 便能获得胜利 。
但 , 就在此时 , 一场意外降临了 。

10月 , 曾经投资过饿了么的大众点评突然“倒戈” , 宣布与美团合并 。 并且关闭了饿了么在大众点评的所有入口 。
什么意思呢?
大众点评20%的股份 , 在互联网大佬腾讯的手上 。
之前 , 饿了么和大众点评合作 , 相当于默认隶属于腾讯系 。
但 , 随着大众与美团的合并 , 饿了么相当于一下子被踢出了局 , 甚至站在了腾讯的对立面 。
这对于张旭豪来说 , 就太不利了 。
孤立无援的他 , 只得被迫倒向阿里 。
毕竟 , 要活下去 , 少了资金的支持 , 是万万不能的 。
经过多轮谈判 , 阿里向饿了么注资12.5亿美元 。
从此 , 饿了么就彻底变成了阿里系 。
俗话说:福无双至 , 祸不单行 。
这一年 , 饿了么又上了“3.15名单” , 一时间 , 整个公司都陷入了困局 。

04 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挽救颓势 , 张旭豪曾寄希望于兼并其他公司 , 来维持市场份额 。
但 , 即使花了8亿美元 , 收购了百度外卖 , 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依旧没有起色 。
再看无论是流量还是服务都优于饿了么的美团 , 则是一路高歌猛进 。
虽然此时的饿了么尚未到“穷途末路” , 但再想翻身 , 恐怕也是希望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