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四十而已( 三 )


2020年8月 , 富士康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6位 , 位列全球华人科技企业首位 。
中兴
华为在深圳如火如荼 , 而他的同行中兴亦是如此 。
1985年 , 西北的一家工厂科长侯为贵决定不再继续在国有工厂干下去了 , “下海”去了深圳 。
深圳当时改革开放刚5载 , 大片机遇在这片土地上等着侯为贵这样的人到来 。
来到深圳后 , 侯为贵创办了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 。 起初并没有涉及到高精尖行业 , 而是一家普通的加工制造企业 , 电风扇、电话机、电子琴 , 无所不包 。
但是侯为贵看在眼里 , 想到这样的模式和在西北老工厂里有什么不同 。 正值国内通信市场对外国品牌开放 , 大量成熟的国际品牌入驻国内 , 刹那间 , 国内企业就没了市场 。
代工没有前途 , 侯为贵决定举公司之力投入研发 。 一年后 , 中兴自研的国产数字交换机投产 。 随后掌握了自主权的中兴在国内通信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
2001年 , 中兴在海外市场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 , 而今天这一数字 , 已经达到了50% 。
中兴也因此在全球通信市场 , 与华为一起分得了一杯羹 。
华大基因
上个世纪90年代 , 国外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 , 在华盛顿大学做基因研究的汪建认为中国也要参与进来 。
给部委写信没有回声 , 汪建决定自己来 。 建立华大基因后 , 拉资金拉取地极为困难 。 直到一年后 , 华大基因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 被纳入了国家计划 , 华大基因才得到了资金 。
华大基因先后成立了北京研究院 , 杭州研究院 , 分别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水稻基因组计划 。
仅仅一年 , 华大杭州研究院就完成了任务 , 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极具影响力的论文 , 一举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
而在2003年SARS期间 , 华大基因成为了国内第一个破译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方 , 并且在全球首个公布SARS诊断试剂盒 。
随后华大基因获得了巨量资金和关注 , 一路飞速发展 。 并且在2007年 , 于深圳成立了研究院 。
成立当年 , 深圳华大基因就完成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 , 并在《自然》发表封面文章 。
2017年 ,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测序机构的华大基因 , 成功在A股上市 。
深圳,四十而已
文章图片
因为基因组计划大获全胜的华大基因 , 直到新冠病毒流行期间 , 华大基因的病毒检测盒成了华大基因业绩爆炸的增长点 。
2020年上半年 , 华大基因营收同比增长218% , 净利润增长734% 。 这两组数字 , 震撼了所有人 。
而华大基因 , 也当之无愧成为深圳基因行业的巨头 。
纵观深圳改革开放40年 , 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极具活力的企业 。 它们之中有的稳扎稳打 , 站稳脚跟;有的突飞猛进 , 一举成名;而更多的 , 虽默默无闻 , 却组成了深圳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 。
这些诞生亦或是转移至深圳的行业巨头 , 无一不是借着深圳特区改革的春风 , 一步步走向了世界之巅 。 到2020年8月最新一期世界500强榜单中 , 深圳独占席 , 行业涉及保险、通信、制造、地产、银行、互联网等 。
时代在不断变化 , 而巨头们仍将前行 。
在不断地深化改革中 , 深圳的光芒在未来将会更加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