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小红书的社区是个啥

内容,消费,社区,三大关键词两两组合,小红书向来是绕不开的案例。
从市场竞争的视角看,小红书是典型的“拥有护城河”的平台:一些体量或大或小的平台将其视为对手,或希望攻占领地,或希望分一杯羹,但总是难以攻破其堡垒。
强敌环伺没有压缩小红书的成长空间,从人群的视角看,小红书自己也还在扩张。从去年夏天的1亿MAU,到2021年8月的1.6亿(易观数据),不论是绝对数量上,还是人群的分散性上,小红书都仍然处在上升的阶段,尚未触及天花板。
在商业化的角度,在逐渐扩大自己基本盘的过程中,小红书“消费决策”这一核心武器一直没有丢弃,只是愈发“退”到了结果层面——换句话说,小红书依然可以作为工具使用,但它的野心不止于此,取而代之的,是在自己一直强调的“城市”模型当中,在“标记生活”的主题下,对各种连接的覆盖。
“社区的价值”成为了最近数年行业关注的话题,也是小红书在本轮融资、估值后进入到一个新周期所延续的基调。
从外在看,小红书开始“破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构想当中的城市逐渐迎来层次更丰富的市民、更完善的基础设施的阶段,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变种的结论:小红书的社区价值,更偏向于“人的价值”。
社区的连接根据媒体报道,小红书在近期完成了由淡马锡、腾讯、阿里等机构领投的最新一轮融资。对此,小红书回应:“公司本轮融资以老股东增持为主,感谢股东们一路的支持和信任。小红书团队将继续保持初心,坚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创造社会价值。”
融资后,小红书的估值来到了200亿美元。资本看好互联网社区产品,背后的原因来自社会发展、介质变迁、消费习惯等多个方面。在逻辑上的共同点是,相对不偏重短期营收规模或回报率,而看中这当中的长期价值。小红书创始人星矢和木兰也不止一次提及,小红书所看中的,是中国消费阶层的变化、以及新一代人消费方式的变化。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佳宁此前曾经表示,“社区是唯一一个能够连接内容、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的东西,这是社区一个非常独特的价值,在移动互联网里你再也找不着这种东西。”
此外,刘佳宁认为,面向未来以00后为主流的互联网消费者,社区具备满足他们细分和圈层需求的能力,让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文化属性的人聚集在一起。
这当中的圈层,既可以指不同的爱好、也可以指不同的场景:例如小红书上长盛不衰的OOTD(每日穿搭)分享,例如出行、家装等特定场景。
露营|小红书的社区是个啥
文章插图
这些场景又构成了一些通用场景: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在做消费决策时,都会“先看一眼小红书”;或者每天都在观察小红书上有没有有趣的生活体验、好物、好去处的分享;进而在小红书上认识更多的KOC,然后进一步形成习惯。
这是一个被提及很多次的“种草-消费-种草”模型,在小红书这样的社区平台当中日常发生。用户是内容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内容的消费者;用户是商品的使用/体验者,同时驱动另一部分用户去消费、体验,乃至同样成为内容的生产者。
这种层面上,社区的活动都围绕着“人”展开。
城市的容量既然是“人的集合”,而非“商品的集合”(电商)或是“场景的集合”(点评工具),且小红书在数年前就给予了自己“城市”的定位,那么,我们很多时候理解小红书,都可以纳入到这种思路当中。
首先,一个城市的规模,首先必然由其人口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