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长三角: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二 )

创新 , 是长三角的重要底色 。 长三角地区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为凝聚创新合力 , 上海市与安徽省签订了《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 , 支持两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展“两心共创” , 跨越距离和制度障碍 , 构建资源共享和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 推动原始创新 。 此外 , 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也已在张江成立 , 成为协同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 。
从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 , 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 长三角关注的是创新全链条 。 相关规划提出 , 要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 , 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 , 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 力争到2025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 为此 , 科技部还与三省一市共同设立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 。 3日在京揭晓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 上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27个通用项目中 , 有跨省合作单位的获奖项目25个 , 其中13个获奖项目有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合作机构参与 , 占25个合作项目数量的52% 。
南京市玄武大道699号 , 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所在地 , 任务主要是推动江苏省科技体制改革 , 此前5年上海前往的调研团组达125批次 , 研究院院长刘庆就接待过不少 。 今年6月成立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在上海张江实体化运作 , 刘庆也多了个新身份: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 他表示 , 国创中心致力于打造长三角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 加强区域创新资源统筹与共享 。 相关数据显示 , 2020年三省一市相互间技术合同输出1.4万余项 , 技术交易金额544亿元 , 同比增长26.5% 。
枢纽集聚辐射
今年初 , 沪苏浙皖开始合力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 。 目前 ,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也正着眼于双向开放、双向联动 , 搭建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 , 增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枢纽链接 , 进而把上海的对外开放优势 , 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优势紧密链接起来 ,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
长三角城市正根据不同城市能级和发展优势 , 在一些方面发挥枢纽功能 , 实现区域内的辐射 。 十多年前 , 上海临港集团推动品牌、管理等输出 , 建设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等创新“飞地”;与此同时 , 苏州的“园区经验”也在长三角遍地开花 , 苏宿工业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先后建设运营 , 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 “周一到嘉善报到 , 周五回苏州总部 , 跨省工作是常态 。 ”在长三角 , 与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招商部副总隋晓刚一样 , 过着“双城生活”的上班族不在少数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嘉善 , 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命名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 嘉善依托水乡生态基底 , 在祥符荡等七个主要湖荡布局七大创新聚落 , 全力打造“北斗七星”全域科创之城 , 两年间 , 复旦大学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浙江分中心、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善创新中心等相继落地 。
串联起枢纽、洼地和飞地 ,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至关重要 。 铁路方面 , 至2020年底 , 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6000公里 , 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设区市;城际市域铁路方面 , 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1.5小时快速通达 。 到2025年 , 还将建成上海东站、南京北站、萧山机场站、杭州西站、新合肥西站等车站 , 届时长三角将有更多具备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关键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