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兆华|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把自己卖了400亿( 二 )


所以,对于子公司,微创医疗只持股一部分,然后吸引其他投资方入驻,用股份去换资金,把盘子做大。
截至目前,微创医疗旗下已经上市的公司有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另有一家微创电生理目前在科创板进入问询状态。
02、半年亏2.43亿尽管微创机器人承担着微创万亿级市值规模的一部分,但现阶段而言,公司只能战略亏损。这或许跟公司所处的赛道有关。
医疗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与医疗技术的结合产品,属于高端医疗器械。
按国际机器人联盟的分类,医疗机器人包括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处于手术机器人行列,主要是协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
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可以追溯到1985年,工业机器人PUMA 560被首次用于临床手术;其后1992年,ROBODOC面世,成为首个为临床需要而设计的手术机器人。
2000年,外企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 Inc.)开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获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又因为它能够不断更新迭代,整个腔镜手术机器人国际市场10年内近乎被其垄断,公司股价20多年时间内也涨了近180倍。
直到2010年后,不同术式(例如骨科及泛血管手术)的手术机器人才开始兴起。微创机器人便诞生在这个阶段。
据了解,微创机器人目前能协助完成的手术,覆盖了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长的手术专科,即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及经皮穿刺手术。
公司负责协助这些手术的产品,分别为图迈、蜻蜓眼以及鸿鹄,其中图迈及鸿鹄处于注册批准阶段,蜻蜓眼则获得了国家药监局批准。除此以外,公司还有6款在研产品。
具体而言,公司核心产品图迈,是一款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是为检查腹部、胸腔及骨盆区等器官而设计的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鸿鹄则是专为关节置换手术而设计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与传统的微创伤手术或开放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的微创伤手术成功率更高、伤口更小、出血量更低及术后恢复周期更短。
优势的另一面,便是不菲的研发支出。
根据招股书,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的研发成本分别为6190万元、1.35亿元、1.6亿元,尤其2021年,仅上半年的支出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
可以想见,随着未来研发活动增加,公司的研发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并未上市销售,这也就意味着公司研发的所有产品,尚不能带来销售收入。可以说,目前公司收入为零。
另一部分费用则集中于行政开支,2019年-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1066.2万元、2688.4万元、5247.1万元。
只出不进,也正因此,公司2019年-2021年上半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额分别为6980万元、2.09亿元、2.43亿元,同样2021年上半年的亏损金额超过了2020年全年,可见亏损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机器人本身属于高值医用耗材行业,是基于多项底层技术融合多学科而创造出的一个尖端领域。这也就意味着研发并非一蹴而就,而要细水长流。
公司高管就在近期的调研会上表示,未来2到3年,公司研发费用将保持在6到8亿元左右。
03、困难重重尽管公司目前仍在亏损,但在资本市场上,微创机器人市值已有400多亿港元,是母公司微创医疗的三分之二。但公司能在资本市场上徜徉多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在赛道未来的想象力。
就区域市场而言,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前两名分别为美国和欧盟,规模分别为46亿美元、18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市场的55.1%和21.4%。
我国与前二者相比差距明显,规模仅有4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比也仅为5.1%。截至2020年年底,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及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分别仅为0.5%及不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