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别让手机APP“偷听偷看”你的生活( 二 )


他分析称 , 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 , 手机APP运营方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 , 而且应当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及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等重要事项 。 同时 , 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 , 在个人撤回授权后 , 手机APP开发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 , 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
“今年1月开始施行的民法典也特别提到了个人信息保护 。 ”张自国认为 ,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 对个人信息和隐私有了更好的保护性和很强的操作性 。
张自国表示 , 《个人信息保护法》如今已施行 , 市民在遭遇手机APP“偷听偷看”等情况时 , 可以向网信部门、公安机关进行投诉和举报 , 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 要求手机APP开发者赔偿相关损失 , 如果对方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 , 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 另外 , 如果手机APP运营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 ,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 可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 , 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此外 , 《个人信息保护法》还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 , 针对手机APP运营方侵害众多个人权益的情况 , 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这也将有利于广大用户维权 。
专 家
安装遵循最小授权原则 , 使用后关闭APP
刘兰芳认为 , 《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后 , 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 , 相关运营者也应该依法对信息收集及处理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 用户自身也应提高安全意识 。
市民平时要养成什么好的习惯?刘兰芳建议 , 大家在使用智能手机时 , 要注意从正规应用商城下载APP , 非正规途径下载的APP可能被植入了第三方插件或病毒 , 可能会盗取个人隐私信息;在APP安装过程中 , 遵循最小授权原则 , 以导航类APP为例 , 一般只给予手机定位授权;在注册账号时 , 谨慎提交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及时对手机操作系统和APP版本进行更新 , 越高版本的操作系统安全指数就会越高 , 漏洞也将会越少 。
另外 , 大家在APP使用结束后 , 要及时关闭程序 , 既给手机释放使用资源 , 又防止APP在后台“偷听偷看” 。 针对长时间不使用的APP , 大家可对账号进行解绑、注销后 , 再删除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