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家的孩子”遇上“最强大脑”,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当“别人家的孩子”遇上“最强大脑”,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文章图片
有没有非碳基生命体 , 例如硅基生命体?虚质量是否真实存在 , 如果没有 , 为什么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来?黑洞会不会消失?……
10月30日晚上 ,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上 , 这些由小科学家向顶尖科学家发出的提问 , 被编译为基因代码封存了起来 , 留待未来解答 。
当“别人家的孩子”遇上“最强大脑”,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文章图片
这些提问被编译为基因代码封存了起来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2019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雷蒙德·史蒂文斯等科学家共同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幕 。
【“好的科学家99%的时间都是错误的”】
T , 是“teenger”(青少年)的缩写 。 年轻人是科学的未来 ,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特设了科学T大会 , 邀请百位“小科学家”参会 , 并由顶尖科学家开讲“科学第一课” 。
“我经常跟青年科学家交流 , 他们总是有新点子 。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维特说 , 作为一名老科学家 , 最大的价值就是指导和帮助年轻的科学家 。 “现在的世界有很多可能性 , 比如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世界 , 但我知道答案就在年轻人手中 。 ”
在他看来 , 一名好的科学家99%的时间都是错误的 , 如果不出错 , 说明做的事情太简单了 。 “年轻人不要怕犯错误 , 我们可以从错误中收获很多 。 ”
“电动汽车在10年前还只是一个梦想 , 现在已经无处不在 。 ”史蒂文斯以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为例 , 说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都很重要 。 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 尽管一时还看不到未来的应用方向 , 但却随时可能导向重要的突破 , 比如新冠疫情之下的快速检测试剂和mRNA疫苗 。
在他看来 , 数据不断增长 , 科学进入整合时代 , 即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整合在一起 。 一些多年前已经解决的问题 , 当下利用新的数据和信息 , 也许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
他亲切地叮嘱“小科学家” , 要努力实现生活和科学工作的平衡 , “我喜欢在中国生活 , 不管是在上海 , 还是上周去云南爬雪山 。 ”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尔·威曼 , 以视频形式分享了科学家思维的培养方法 。 除了进行科研 , 威曼也是一位致力于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教育家 , 他用自己的诺贝尔奖奖金成立了教育基金 。 他希望“小科学家”带领更多的年轻人掌握科学思维 , 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
【首次线上海选参会小科学家】
这么多“小科学家”是怎么选出来的?
“扶持青年成长”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三大使命之一 。 今年的科学T大会 , 首次通过线上海选、直通赛等形式 , 选拔参会小科学家 。 暑期举行的线上海选 , 有6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学生参与 。
将比尔·盖茨视为偶像的蔡佳洁来自杭州 , 她的父母都是软件工程师 。 耳濡目染之下 , 她从10岁起就学习C++和java语言 。 喜欢摄影的她 , 还开发了一个APP , 利用风力图和水汽数据 , 可预测拍摄日落的最佳光影效果 。
当“别人家的孩子”遇上“最强大脑”,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文章图片
将比尔·盖茨视为偶像的蔡佳洁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余泽玮 , 因为家中长辈意外跌倒受伤 , 开发了独居老人语音监护系统 , 可监测老人意外摔倒的情况 , 并发送报警信息 。
【他们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
紧接着“科学第一课” , 来到了提问环节 。
来自长沙雅礼中学的天成通过视频连线 , 向莱维特提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化学基团改变了 , 就能导致疾病?“正如一个字的变化就能改变整句话的意思 , 一个很小的分子变化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差别 。 ”莱维特打了一个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