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一口气发布3款新车,富士康的造车布局,意在B端

10月18日是郭台铭的71岁生日,在同一天,他一手创办的鸿海集团(富士康的母公司)举办了一场鸿海科技日,并且在活动现场为创始人送上了一份厚重的寿礼,没错,就是这几天在两岸汽车媒体圈热议的Model C、Model E、Model T。对于郭台铭、富士康、鸿海集团的认知,我们更多都是从代工iPhone起家的财富故事开始的。
智能汽车|一口气发布3款新车,富士康的造车布局,意在B端
文章插图

即使隔着台湾海峡,看到这3台新车命名的时候,不少大陆网友都觉得富士康是在吃特斯拉的豆腐。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智能汽车的时代到来的时候,富士康要做的事情,就是当好“智能汽车时代的富士康”。因为在鸿海科技日上秀出的3款新车,目标客户不在C端,而在B端。
这样的说法有些拗口,但也正是富士康布局造车新赛道的动机所在。过去智能手机的时代,富士康靠着代工iPhone吃到了这波时代的红利。在智能汽车的时代,富士康也要靠着刚刚推出的这3款新车,让更多车企客户能靠着将这3款车作为“参考方案”,结合自身的需求设计图纸,最后再将订单发给富士康,交由富士康生产组装。这样的话,富士康一台车也没有卖,一家线下门店也没有开,就可以照样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赚大钱、发大财”。
智能汽车|一口气发布3款新车,富士康的造车布局,意在B端
文章插图

或许是因为早期代工iPhone吃过的教训,也让富士康十分地清楚,如今哪怕要做代工厂家,也不能仅仅靠收取工时费赚钱,因此富士康也在去年10月推出了MIH电动汽车开放平台,这个平台的软件和硬件都会对其它公司开放,而且富士康也向不少主机厂和供应商发出了邀约。
一年过去后,MIH联盟也在不断壮大,10月份还没结束就有48位新成员加入,目前平台成员达到了1982家,我们熟悉的宁德时代、共达电声、比亚迪电子、艾华集团、工业富联、国光电器等企业也都成为了MIH的成员。
至于北汽蓝谷和吉利控股,则是以富士康汽车生态圈合作伙伴加入其中。
智能汽车|一口气发布3款新车,富士康的造车布局,意在B端
文章插图

说句题外话,打开MIH的成员名单,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企业都是A股和港股市场的大牛股。结合这些成员公司的主营业务来看,我们不难预测富士康搞的这个MIH,也不仅仅是逢场作秀,而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动力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灯甚至是座椅等板块的资源,未来富士也可以通过自身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的优势俘获目标客户的“芳心”。
智能汽车|一口气发布3款新车,富士康的造车布局,意在B端
文章插图

万一再遇上了“电池荒”和“芯片荒”,哪怕富士康代工造车的产能受到影响,但也不至于失去在整个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毕竟要是让年过七旬的郭董亲赴宁德时代讨要电池的话,鸿海的高管们也是于心不忍的。而且放眼整个新造车赛道,很难找到第二家像富士康这样敢在B端all in的企业了,毕竟给苹果公司“打过工”的郭台铭,也十分清楚代工造车这件事底层逻辑和代工造手机是一样的,因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整合起一套供应链。
当鸿海集团的高管们跨越海峡往西看的时候,不难发现不少大陆的新造车企业,到了真正要“造车”的阶段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利用起了传统车企剩余、闲置的产能,毕竟那样做既能帮助困境中的传统车企找到夹缝求生的机会,同时也让新造车企业省去了获取造车资质的不便。
智能汽车|一口气发布3款新车,富士康的造车布局,意在B端
文章插图

例如在蔚来、高合的车身铭牌中,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厂家都是江淮或者东风悦达起亚这样的传统车企,他们急需通过传统车企的产能保证自家的新车能够及时交付才采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