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争议风口,人脸识别到底该不该被禁用?

在所有AI技术的应用中,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比人脸识别遭受的争议还多。近日,欧洲议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一项“呼吁全面禁止基于AI生物识别技术大规模监控”的提议,从监管层面进一步收紧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欧洲议会成员Petar Vitanov在决议通过后发表声明称,“人类的基本权利是无条件的。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呼吁暂停部署用于执法的面部识别系统,因为该技术已被证明是无效的,并且经常导致歧视性结果。这份报告对所有欧洲公民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个人信息保护法|争议风口,人脸识别到底该不该被禁用?
文章插图
欧盟通过法案,禁止警方在公共场合使用人脸识别
然而人脸识别的商用价值又注定了它在生活中的大规模应用,大量的案例表明,很多原本拒绝人脸识别的地区,在实际应用当中仍然在被隐形地使用。
那么人脸识别的隐私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到底该不该禁用人脸识别?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人脸识别在政策层面上最需要讨论的问题。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像欧洲这样的一刀切显然是不对的。
为何人脸识别屡屡撞枪?
从过去的案例来看,人脸识别作为一种高收益的行为,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智能时代下,这个风险之大甚至相当于把你的银行卡密码公之于众。而这种风险,甚至会让无辜的人被捕。
2020年1月,美国发生了首起已知的涉及人脸识别技术的错误逮捕事件。根据6月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向底特律警察局提出的行政投诉显示,年初,来自底特律的罗伯特·威廉姆斯被当地警方指控犯有盗窃罪,并在威廉姆斯妻儿的注视下将其逮捕,拘留时间长达30个小时。
根据ACLU的投诉,底特律警方将一名黑人男子从Shinola商店偷窃手表的视频提供给了密歇根州警方,随后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运行该视频,并建议将威廉姆斯的照片作为潜在的匹配对象。之后,在警方并无过多证据表明威廉姆斯就是嫌疑人的情况下,最终发生了这荒诞的一幕。
根据人脸识别原理,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知,这是由于人脸识别的面部识别点不足造成的结果。尽管目前顶尖的人脸识别已经具备全场景的识别能力。但其动辄30万元以上的售价几乎让所有想要应用该技术的企业望而却步。
除了昂贵的价格之外,人脸识别应用于监控的另一个缺点则在于监控角度的不稳定性。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取决于面部生物识别的匹配点数。因此在前文的案例中,从侧面进行的人脸识别,或者黑暗情况下进行的人脸识别往往是不准确的,这样很容易造成误判。
一个有趣的案例则在于英国警方在足球场安装的人脸识别报警装置。这套装备仅使用了几个礼拜就惨遭废弃。原因很简单,因为每次球场一办比赛警方就能接收到几百条与犯罪库匹配的报警信息。
好用的用不起,便宜的不好用,这已经成为了目前人脸识别应用的主要矛盾点之一。而除了高昂的价格外,另一个影响人脸识别应用的则在于它对于人们隐私的侵犯。
在这方面,中国在2020年就爆发了多起案例,很多房地产商利用人脸识别来锁定购房客,从而确定那些购房欲望高涨的人并涨价。这种措施通过监控摄像头来实现,既不会引人注意同时又能够为企业大量节省成本。
但作为消费者来说,在无形中被记录了人脸数据并被割韭菜显然构成了侵权。更有甚者,企业还会拍卖这些收集到的生物识别数据,形成非法的黑色产业链。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较为不成熟,更是屡次造成种族矛盾,引发了人们对于该技术应用的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