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无序的思考,有序的设计——Figma使用分享( 二 )


对于产品从业人员来说,无论你是独立全栈还是团队配合完成一个设计任务,Figma总能随你的需要完成你的需求。这便是工具的高境界,不要让Figma教会你怎么用,而是你想怎么用,就可以使用它搭建你的生产链路。
支撑生产链路All In One的是Figma几个优秀特性。
1)画框 Frame:无限制的容器,比画布、图层更好的设计概念
Figma里的画框既不像传统画布,也不是一种图层组合,某种程度上它是两者的组合。在一个Page中,可以自由绘制画框,也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对象上建立画框。建立之后,画框就成为前端概念中的“容器”,具备自动布局、边界限制和调整约束的诸多特性。同时,画框也作为一个单独的元件,具备大小位置曲率、图层效果、填充描边、效果调整、导出等属性。
由于画框没有对上下级关系做限制,因此可以“画框套画框”。使用画框,可以把它当做画布,在上面制作页面;也可以将几个元件组上画框,用以在整体上调节。这个过程图层将自动编组,整个过程变得有序而优雅。对于成型的画框,可以将其转化为组件,通过此可以完成各类界面设计作业。
2)团队 team:基于web,基于云,拉通设计上下流
Figma是目前市面上主打团队协作的设计工具,这点和Sketch有很大不同,即使Sketch、XD包括Axure这几年逐渐加上了协作的功能,但这一切放在Figma身上,才显得十分合理。可以说,只有Figma做到了完完全全的协作。
基于web和云,意味着所有的设计文稿将放在安全的服务器上,所有更改都即时同步,提供完善的编辑历史,因此无需保存为多个文件,所有内容都在一个链接中完成。
PM和UI可以把创作中和创作好的设计内容分享给开发人员,大家只要打开链接就可以通过Figma打点评论、一起操作甚至发起语音评审会议(新版本),大家可以看到团队共同的设计系统和共享组件库,方便统一设计和开发。
Figma提供了实时的图层代码给前段预览或复制,开发可以直接针对需要的元件导出切图和代码,极大地缩短了交付的时间。正因为此,Figma特别适合团队内共同参与,各个角色可以说参与越多,Figma的能力就更加凸显。
可以说,Figma把原本产品设计中涉及到的线框图、原型稿、交互说明以及标注稿全集成在一页上,这对开发团队简直不能更友好了。
3)流畅 Fluent:一个词形容,就是流畅
对这种主打All In的产品来说,流畅始终是关键问题。在这点上Figma的表现可以说叹为观止。很难想象在浏览器上可以体验到如此丝滑的设计产品。无论多大的设计文稿、多少个组件、各种操作,也不会造成卡顿,拖动、编辑、同时协作丝毫不会有强感知延迟。
相比起同类的本地产品各种卡死、卡顿,Figma的优化实属清流。在保证网络畅通不被污染的情况下,Figma能做到整个网站高速的打开,加载速度甚至比很多本地设计软件要快。
这种流畅不仅是使用体验上的,更是心理层面上的。Figma的设计区域划分非常科学高效,界面干净整洁。整个界面可以分为四块:编辑切换、操作区、图层区、属性调整,且最大的空间都给了操作区,因此使用Figma的时候常会觉得随心所欲,同时又总能找到需要的功能。
因此,你可以完全无压力地开展创作,这便是题目所说的无需思考。因为Figma骨子里的流畅感几乎不能带给你物理或心理上的打断感,你也不用担心它会不会突然宕机,只要网络OK,一切都是OK的。
二、Figma核心能力:组件、插件如果说以上提到的都只是小打小闹,不能构筑Figma的护城河,那么我认为Figma最与众不同的最难模仿的两个法宝是组件、插件。前者展现Figma注重效率和工具性的思考,后者体现Figma一种难得的开放进步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