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互联网让90后作家更容易被看到,也更容易被淹没( 三 )


读东来的《大河深处》 , 古肩会觉得自己仿佛“附体”小说主角——那个都市小囡 , 跟着深山向导 , 穿林莽 , 溜索道 , 寻路云南一个边陲村寨 , 找到人生最后一块拼图 。
过去一年多古肩接触的这些青年作家和作品 , 让他对90后创作充满信心:“这一批文学的新生力量 , 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元和高级 , 最重要的是他们无须兜兜转转摸索 , 直接走进了写作的腹地:目击人之为人的内在困境 , 用故事追踪 , 并发出对于他者和广大世界的体恤 。 ”
作家东来近照 。
对话90后作家
在创作广度上超越以往 , 但在深度上有待观察
《新周刊》:你当下的生活和创作中需要直面的问题有哪些?
慈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生活太有趣了 , 让我很难静心写作 , 常常拖稿 。
最有效的写稿动力:印象笔记里的日程管理 , 通信软件里的编辑催稿信息 , 流浪动物安置点的资金告急 。
东来:我一直有“畏难”心理 , 一想到有个事情在前面等着我 , 再加上一个紧迫的deadline , 就倒吸凉气 。 我也怕复杂 , 现代生活对我来说就过分复杂了 , 网络支付、流量、数据、直播 , 眼花缭乱 。
我是个回避(问题)且孱弱的人 , 正面迎击会是我以后面对写作和生活的姿态 。
《新周刊》:你是否认为 , 在当下的市场中 , 90后创作者有了比前一代更多的创造力 , 被人们看见的机会也变得更多了?
慈琪:被人们看见的机会更多了 , 但是总体创造力是持平的 。
东来:我很难下这个判断 。 也许互联网让大家更容易被看到 , 也更容易被淹没了 。
《新周刊》:能否以个人经验举例 , 你在城市中收获了哪些美好 , 又体味到了哪些落差?
慈琪:我出身县城 , 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在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 , 以个人经验来说 , 小时候收获的美好 , 是城市中资源丰富的书店和图书馆;长大后更习惯电子化阅读 , 书店和图书馆去得少了 , 这种美好逐渐消减 , 退回到童年记忆里 。 但每次走进书店和图书馆 , 我仍然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自在和愉悦 。
东来:城市运转起来就像个精密的大机器 , 个人只能被动地接受它的规则 , 因而常常感觉到大城市的傲慢 , 比如户籍、房价、孩子升学……这一整套评判体系和生存法则 , 要完全脱身并没有那么容易 , 我也时时感到挣扎和矛盾 , 并由此带来轻微疼痛 。
我在上海搬家多次 , 临时感特别强;其实临时也带来了自由和可能性 , 所以我一边向往稳定 , 一边畏惧稳定 。 身边很多朋友都差不多 , 觉得上海很好 , 物质丰富、生活便利、朋友很多 , 但是很难“留下来” 。 早几年我还有些挣扎 , 想着要不要加入“留下来”的竞争 , 但现在已经随遇而安 。
《新周刊》 :能否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 , 谈谈对90后创作者的看法?
慈琪:十多年前 , 各种文学比赛如火如荼 , 80后创作者风头正盛 , 无数90后作者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作 。 80后和90后共同的创作背景是互联网化生活 , 在网上搜集资料、在公共平台写作并获得即时反馈 。
写作的门槛变得更低 , 无需纸媒 , 形态多种多样的新鲜作品涌入巨大的展示空间 , 面向全世界的读者 。 看起来热热闹闹 , 但大部分人还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 而被看到的创作者们还是有些拘谨 , 毕竟都是年轻人 , 无论收到夸奖还是批评 , 都会躲在家中左思右想 , 悲喜交加 , 黯然伤神 。
说起来 , 形式再怎么翻新 , 内容创作的本质也没有什么变化 , 只是起点线上的同伴更多了 。 三头六臂的天才创作者也有 , 文抄公也有 , 少年维特更是不在少数 , 大家都刚刚出发 , 一切都还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