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一战赚了 2000 亿,功成身退卸任字节跳动CEO:恐怖的张一鸣( 二 )



02、逃避平庸
有人毕业两年就可以独当一面 , 有人毕业10年还要想办法跳槽溢价 , 区别其实很早就开始体现了 。 ——张一鸣马云在遇见稻盛和夫时说:我考了三次重点中学没考上 , 考大学考了三年 , 找工作八九次没有一个单位要我 。 无论长相、能力、读书 , 都不是这个社会上最好的 , 为什么我有运气走到今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 张一鸣曾指出:“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 。 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 , 而克服弱点 , 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 ”延迟满足感 , 才能克服眼前短期利益的诱惑 , 看到更长远的、更大利益的目标 。 大学里的张一鸣 , 自封“道德状元郎\" 。 别人约会谈恋爱 , 他看书敲代码;别人打牌打游戏 , 他看书敲代码 。 顶着一张娃娃脸的他 , 经常灌水技术论坛 , 成了技术圈里的网红 。 因为技术好 , 经常有人找他修电脑 , 十个人都修不好的问题 , 到他这基本都能解决 。 大学毕业后 , 别的同学都去了外企 , 他却选择了一家创业公司 , 做最基层爬虫程序 。 罗振宇在讲到人生算法时说: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 , 找到它 , 重复它 , 强化它 。 张一鸣 , 就是在对编程与读书上 , 找到了自己的算法 , 然后每天重复它、强化它 。 他专挑那些能让自己变的“卓越和强大”的书 , 从科技、社会、诗歌再到企业、人物传记...张一鸣所有的选择 , 都紧紧围绕自己的“个人修炼” 。 忍耐与节制是一个优秀的人 , 随身携带的武器 。 只是 , 面对选择时 , 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最优解 。 张一鸣的大学同学有不少技术、成绩都比他好 。 毕业后 , 有的同学加入银行 IT 部门 , 只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 , 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 , 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 但 10 年过去 , 张一鸣再谈到他们 , 却说 , 很多人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 。 他在自己社交媒体简介栏第一句话就是:逃逸平庸的重力 。 为了避免平庸 , 要拒绝拉着你走向平庸的那些压力、诱惑 , 大多数人无法做到 , 但张一鸣做到了 。

03、用算法优化人生
计算机科学也不能保证让你一辈子没有遗憾 , 但是它有可能 , 帮助你实现贝佐斯(亚马逊CEO)追求的目标:把认识当中的遗憾降到最少 。 ——《算法之美》头条的一位高管 , 只用了两个字形容老板张一鸣——“恐怖” 。 在张一鸣眼里 , 自己就是一台行走的精密机器 , 无论是行为、还是情绪 , 都可以被调试优化:他觉得睡觉是一件特别无聊的事情 , 但因为身体需要 , 他又会保证自己每天必须睡足7个小时 , 将自己调试到最佳状态 。 谈恋爱需要最优解:如果世界上适合我的人有2万个 , 我只要找到这两万分之一就可以了 。 在可接受范围的近似最优解 。 他的情绪可以设计 , 并得出了有效结论:最好的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 。 工作中极其克制 , 几乎没有情绪波动 。 遇到问题 , 他最激烈的情绪表达不过是“怎么会是这样” 。 他将一天的时间切割成小块 , 精准地去完成时间表中的每一项计划 , 经过反复实验后发现效果不佳 , 就优化to do list 。 发现bug , 立刻调整实验方向 , 探寻自身专注高效的波峰 。 “延迟满足感”是张一鸣推崇的准则:“如果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好 , 你不妨再往后delay一下 , 这会让你提高标准 , 同时留了buffer(缓冲) 。 ”每个人一生都面临无数选择:从谈恋爱到找停车位 , 从高考报志愿 , 到菜场买鸡蛋 , 选择一直在向边 。 什么时候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命运、困惑茫然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在做决策时 , 张一鸣总是会通过一系列参数选择 , 将问题归结为一个概率分布 , 然后去求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 以求提前布局 。 2016 年 , 新经济 100 人的李志刚问张一鸣:“三年多 , 你做了哪些关键决策 , 让今日头条从一亿美金 , 做到了百亿美金?”张一鸣回答说:“我觉得 , 大部分重要决策 , 我在创业之初头三个月就基本做完了 。 ”2015年 , 张一鸣跟同事分享了 2012 年创业之初写过的一个 PPT , 团队发现头条的发展轨迹与当初的预估基本相同 。 算法量化有限资源、择优而行 , 这一法则 , 被张一鸣运用的炉火纯青 。 这种思维能力 , 并不是突然出现 。 2001年 , 张一鸣填报高考志愿 , 在选择大学上 , 他也曾犹豫 。 最后 , 他列出了五个参考维度:下雪、靠海、离家远、综合性大学、大城市 。 综合满足这些维度的学校 , 只有南开大学了 。 没有一点纠结 , 也没有和父母商量 , 就很容易决定了 。 10年后 , 在今日头条刚做起来时 , 巨头腾讯谈收购 。 对创业公司来说 , 创业—收购—套现 , 这是一条快速实现财富自由最理想路径 。 但张一鸣拒绝了 , 他有更大的目标 , 而不是成为腾讯的员工 。 定下目标 , 选好参考维度、容忍底线 , 然后综合评分 , 得出最优解 。 计算得失得出答案后 , 不回头 , 不纠结 , 向前看 。 一次次的决策过程 , 充分体现了张一鸣人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