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动科技|雷军的“瓜”不够分了,为什么小米造车的事情一直在走漏消息?( 二 )


在当下,小米要考虑的是尽快让造车业务步入正轨,并在此期间维持造车的热度,在量产车上市之前不要被人遗忘。
小米没有基本盘
AI财经社获悉,小米内部参与造车的人有三个来源,分别是小米、深动科技和原本属于华为苏菁团队的成员。目前,对外招聘是由深动科技的人负责。那么,这三派人员谁能挑大梁?
小米的人可能缺乏造车经验。9月1日,小米汽车成立当天,放出一张创始“17罗汉”的照片。外界惊奇地发现,这张照片虽然囊括了小米众多高管,但缺乏来自汽车领域的人,被形容为“全是门外汉”。里面唯一跟造车沾边的,是前宝马i品牌设计师李田原,还是名外饰设计师。
深动科技团队不大,不足以作为小米造车的主体。对于后发者,通过收购开始起步,然后逐步转向自研是常规做法。小米也在公告中说:“非常看好深动科技团队的技术研发能力,希望通过收购,加速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研发。”
但在诸多自动驾驶从业者和行业人士眼中,深动科技是一家为高精地图采集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不具备自动驾驶的全栈能力。根据工商信息,深动科技在2020年只为36人交了社保。
在被小米收购前,他们的最后一轮融资是2018年A轮数千万美元。相比之下,近日一家在行业内被认为技术并不算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都能获得巨头数亿美元投资。而头部企业小马智行的估值更是达到120亿美元。头部企业的价格已经十分昂贵。
小米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起步太晚。它的技术积累在智能座舱,涉及车机系统、语音交互等,曾经与一汽、理想和威马等有合作。但有自动驾驶人士告诉AI财经社:“智能座舱的价值比较低,不是好的切入点。”
在自动驾驶的技术方面,与小米一样半路出家的并非没有。但华为凭借此前在工程领域的积累,能够迅速拿出电驱系统、激光雷达来跟车企谈合作,近期还在探索将车内的电通信改成光通信,这些都是分散在华为各个部门的研究。而行业人士分析,小米还拿不出什么对车企有吸引力的技术。
在最近一篇小米造车的文章中,他们将自己的优势总结为“有钱,有人,有技术,有米粉”。但米粉对小米汽车销售真的有用吗?如果走高端路线,有行业人士告诉AI财经社,华为品牌对吸引消费者购车,即使性价比并不突出,确实有非常大的帮助。反观小米,从未有卖出过品牌溢价的经验。
【 深动科技|雷军的“瓜”不够分了,为什么小米造车的事情一直在走漏消息?】如果走低端路线,有汽车供应链人士称,相比小米创业时手机供应链是“一盘散沙”,汽车供应链非常成熟,没有让小米讨价还价的余地。“小米品牌对小家电企业可能有吸引力,但对汽车来说号召力远远不够。”
此外,低价策略会压缩汽车智能化的空间,因为从传感器到计算单元都非常昂贵。“这也是造车新势力都要做高端车的原因”,有新造车投资人说。
在最近新闻里,小米被披露计划于2024年开始出车,第一年卖10万台,三年共卖90万台。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华为与赛力斯最初“500万台”的销售计划,但被产能和销量无情打脸后,华为迅速将规划降至几十万台,今年销量可能仅过万台。在小米双手入泥后,或许也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留给它调整的时间,不会像华为那么充裕了。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