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但愿“提前点播”的耳光,能抽醒门户视频网站

双十一|但愿“提前点播”的耳光,能抽醒门户视频网站

文章图片

双十一|但愿“提前点播”的耳光,能抽醒门户视频网站


本文系深潜atom第348篇原创作品
视频 , 曾经一度被互联网寄予厚望 。 各家的信心大抵来自——既然连门户这种图文为主的内容策展形式都能如此赚钱 , 那么视频这种刚性需求不应该更加赚钱吗?围绕着视频平台该如何发展 , 曾经最时髦的议题一度是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YouTube , 中国的Netflix 。
物换星移 , 视频已经被精分成了长视频、短视频和中视频 。 围绕着视频平台如何盈利 , 各大平台绞尽脑汁的焦虑 , 也似乎越来越远了 。 并不是盈利不成问题了 , 而是越看越觉得盈利无望了 , 短视频又如日中天 , 往日的主角再也没有了被讨论的价值 。
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 是因为近期各大平台响应政策要求 , 取消了“提前点播” 。 Vip会员就Vip会员 , 以后就别在Vip里还细分Vvvip 。 利用用户想看点好内容的渴望 , 来搞运营的小把戏 。
会员权益这个法宝 , 在2018年 , 就成为了爱奇艺盈利的关键点 。 爱奇艺兴奋的宣布 , 付费模式跑通了 , 付费模式的营收第一次超过了广告营收 。
但蓦然回首 , 会发现非常反讽和可笑的点在于 , 视频平台把会员服务当作重要的营收板块 , 却从来没有正向激励他们学会尊重内容生产 ,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 , 他们都迷失于对于热剧的追逐和运营 , 而没有真正解锁自己的内容制作能力 。 更遑论成为YouTube和Netflix了 。
01
渠道为王 ,
是门户视频平台天然的短视

马东老师兜兜转转了半辈子 , 第二春居然是在离开爱奇艺之后焕发的 。 2013年他离开央视 , 按照当时的风口 , 加盟了爱奇艺 , 出任首席内容官职位 。 随着《奇葩说》在2014年的崛起 , 马老师的人气也窜了起来 。 2015年7月 , 见好就收的马老师选择了离开爱奇艺给自己干 , 成立了自己的米未传媒 。 《奇葩说》、《奇葩大会》、《饭局的诱惑》、《乐队的夏天》等综艺节目把马老师的创作力释放的酣畅淋漓 , 但和爱奇艺的关系就变成了众多合作伙伴之一 。
内容催熟了马东 , 让他意识到好的内容可以在各个平台的角逐中卖个好价钱 , 还能玩出自己的IP 。 但对于爱奇艺来说 , 马东之后 , 居然没有迅速的补上这种空缺 。 这一方面说明内容人才有自己独特的属性 ,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平台的木讷 。






△马东
靠提前点播 , 营收就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 但你不能把这个成绩单单归功于“提前点播”这个运营策略的成功 , 而是要思考为什么这个策略为什么能成功 , 支撑它的核心还是优质内容 。 这可能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天然的短板 , 用户侧靠流量购买 , 营收侧靠广告销售 , 一套UV、PV的话术万年不变 , 怪不得市场还是把传统视频平台称为“门户视频网站” 。 在这一套机制下面 , 花钱买流量的人很爽 , 但这是一剂停不下来的猛药 , 停了流量就得跌;赚钱的路径也很清晰 , 销售肯定更愿意去搞定大客户大单子 。 但唯独内容本身的存在 , 在其中是最“变态”的 , 自己不生产内容 , 但却掌握着采买的决定权 , 而且采买也停不下来 , 没有新的好的内容进来 , 用户就会转移阵地 。
如果做个比喻 , 这种扭曲的关系就清晰了 。 就好比这是一间餐厅 , 有迎宾 , 有服务员 , 但却没有做菜的厨子 , 给客人的菜品都是需要市场上去抢购的 , 抢到了好的 , 那么客人和店家就皆大欢喜 , 抢购不到 , 就西北风 。 但就是这样 , “门户视频网站”还存活了这么多年 , 不得不感叹这个市场有多仁慈 。